•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8月首周基金申请募集“井喷”
  • 三部门建“黑名单”惩戒失信企业
  • 阳光电源创业板IPO申请过会
  • 税务总局明确
    个税缴纳政策衔接问题
  • 姜洋:推动期货立法 发展机构投资者
  • 政策市场双驱动 中国等离子产业井喷
  • 首个上市公司
    内控指数正式发布
  •  
    2011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8月首周基金申请募集“井喷”
    三部门建“黑名单”惩戒失信企业
    阳光电源创业板IPO申请过会
    税务总局明确
    个税缴纳政策衔接问题
    姜洋:推动期货立法 发展机构投资者
    政策市场双驱动 中国等离子产业井喷
    首个上市公司
    内控指数正式发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政策市场双驱动 中国等离子产业井喷
    2011-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田立民

      

      在等离子电视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打造中国等离子产业的竞争优势,形成完整的本土化的配套产业链,目前以四川长虹等离子显示屏为核心的百亿规模等离子产业集群正在日益崛起。

      更令人振奋的是,从去年开始,国家政策给予等离子产业链国产化巨大的推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以及四川省和绵阳市都相继出台了扶持等离子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这都加速了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完善。而对于长虹来说,等离子产业集群效应渐显,配套产业链的日益完善,则正在为其等离子的成本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成就其等离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四川长虹价值和经营业绩提升。

      

      百亿等离子产业集群渐形成

      自2007年开始建设等离子屏项目起,为打造等离子核心竞争力,四川长虹就一直致力于整个等离子产业供应链的本土化建设,公司先后发起了等离子关键原材料、关键器件、关键装备技术创新的四大产业联盟,通过有效整合国内国外优势资源,做大等离子产业阵营,谋求可持续发展。

      今天,在四川长虹总部所在地——四川绵阳,从屏直至整机,一个包含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平板显示用玻璃灯等完整的本土化等离子产业链已经悄然生成,以长虹为龙头的规模达数百亿元的中国最大等离子产业集群正日渐崛起并不断完善。

      其中,在原材料本土化配套方面,四川长虹已经与23家企业在玻璃粉、荧光粉等九大关键原材料领域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其中荧光粉已经部分的进入了量产配套。而这九大材料配套,就占到屏材料成本的90%以上。在模组零部件方面,四川长虹已经与20多个厂家在专用IC、滤光膜、电源、金属背板等器件和部件方面启动了合作开发,目标是90%以上本土开发、本土化配套。在功率电阻方面,正在配套研发驱动IC、逻辑控制IC等,已与19个厂家就35种设备开展合作。同时,四川长虹还建立了有32家会员单位参与的技术创新,与其中的9家科研院所开展了首批的基础技术合作,目前北京和绵阳的等离子专业研发人员已达到200多人。随着长虹不断整合关键技术和原材料,建设等离子模组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等离子屏的产品综合良品率已经达到92%以上。

      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虹等离子配套目标将是100%本土化或者本地化配套,届时将进一步获得配套的优质资源,从而更加有效地降低成本。

      较为乐观的估计,四川长虹等离子的本土化配套产业链建设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就可能完成约90%,长虹公司PDP事业部财务总监欧阳正开表示,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长虹等离子屏项目的本土化供应将达到90%,这对于成本来说,将会有一个革命性变化。由此,打造一条有成本竞争力的本土化产业供应链,进一步继续提升四川长虹在等离子方面的差异化价值。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认为,中国等离子产业未来将充分发挥长虹的带动作用,围绕设备、材料、器件等方面进行本土化产业链建设,大力加强屏模组和整机的一体化设计、制造,全方位增强等离子产品的竞争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长虹等离子项目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已经覆盖了一个相当庞大的领域,内容涉及到化工、核心的器件等多个方面,而随着长虹等离子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势必会在等离子行业带来一种“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面对我国等离子集群的崛起,家电行业资深问题专家罗清启认为,“长虹自主制造等离子屏,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预计增加屏材料部分年产值约25亿元(按600万片/年估算),增加关键零部件部分年产值约60亿元,增加设备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四大优势加速中国最大等离子集群崛起

      事实上,在等离子市场明显放量的背景下,中国最大的等离子产业集群能在四川绵阳较快发展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

      第一,长虹等离子的自主创新已摆脱外资企业技术掣肘。

      众所周知,进入平板时代后,我国彩电产业由于“缺芯少屏”, 彩电企业终端产品80%以上的利润都被外资显示屏企业吸收,呈现出产业价值“空心化”局面,为打破这一局面,自主造屏则势在必行。

      但不管是液晶面板还是等离子面板,其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韩国企业手中。中国企业要进军面板产业首先要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经历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模式,自身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在发展上仍然是受制于人。而且由于由于涉及液晶屏的有效专利数量达9684项,而国内企业几乎不掌握核心专利,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向外资企业缴纳数量不菲的专利费,这无疑给液晶面板的生产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上广电、京东方、龙腾光电等分别从日韩引进生产技术,投资上马液晶面板生产线,但是结果却是连年巨亏。

      而在等离子方面,长虹通过并购韩国等离子鼻祖欧丽安公司,获得300多项技术专利,直接拥有了等离子屏的核心技术,这为长虹进军等离子产业在实施产权、量产技术和国内人才培养等问题上扫除了障碍,使得等离子产业实现自主创新成为可能。现在长虹已拥有等离子屏的发明专利805项,其中核心发明专利12项。

      第二,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与世界同步,走在行业最前沿。

      长虹等离子屏项目采用先进的8面取技术,在生产线上实现了与国外企业同步。长虹虹欧公司总经理沈一楠表示,“目前等离子生产线8面取是主流,2.2米×2米板材42英寸可以切8块,50英寸可以切6块,是松下、三星等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生产线技术,是目前最具经济效益的切割方式。”先进的面板生产线技术,使得长虹在全球面板产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生产大尺寸显示屏的成本相对较低,更具竞争力,能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当前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的产品综合良品率达到92%以上,单日最高产品综合良品率达到95%,实现并保持与松下、三星同一水平。

      第三,长虹围绕等离子项目构建等离子产业生态链,实现产业配套。

      “配套决定竞争力”,已经成为面板领域的共识。日韩成功企业的经验在于将上游企业紧密联系,形成较完善的供货网络,为其面板生产提供高质量、有竞争力的原材料及设备。

      长虹不仅投资建设了等离子面板生产线,还积极推动等离子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正在形成包含一大批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平板显示用玻璃灯完整的本土化等离子产业链。此外,长虹还建立国家级等离子工程技术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完备的基础技术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艺技术研发等更多层次的研发体系。

      第四,等离子相对液晶而言投资小,回报高,降本空间大。

      等离子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的一大原因,是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在单位投资成本以及未来降低成本的空间方面,比投资液晶屏更具优势。

      从单位产能的投资来比较,等离子投资成本仅是液晶的1/4、1/5甚至1/6。相比较而言,等离子能以更少的工序、更快的时间、更低的设备投资完成同等产能产品的制造。

      而且,随着生产的大幅放量,等离子未来还有巨大的降本空间,“很显然,等离子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回报高等独特优势”。相关投资专家指出。

      

      国家政策支持加快等离子产业发展

      由于意识到等离子屏等平板显示技术对当前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去年开始,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以及四川省和绵阳市都相继出台了扶持等离子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这进一步优化了等离子产业投资环境,推动了等离子产业链国产化步伐,也加速了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完善。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第9号令,正式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推动等离子显示屏(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关键部件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发展予以了进一步的明确支持。

      紧接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三部委又公布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目录》提及包括45个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其中进一步明确了鼓励等离子显示屏(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显示器件制造。这是继发展改革委第9号令明确推动等离子显示屏(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关键部件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发展后,再次将鼓励该行业发展的重要信号。

      本月最新出台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新型显示的发展要求。特别指出要实现关键原材料和显示屏的国产化,形成产业集群,新增产值超千亿,促进我国显示产业升级转型。

      同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一直非常关注彩电产业转型,并通过规划、专项等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彩电产业发展。从国民经济规划、高技术产业规划、信息产业规划、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振兴规划,都把大力发展平板显示器件及配套、PDP产业相关装备列入相关规划中。而且,国家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经明确把新型彩电工业的转型列为六大工程之一。

      而在《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2011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的年收入2600亿的目标中,也提出要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等7大产业集群,其中重点壮大等离子体显示(PDP)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AMOLED)面板、等离子(PDP)电视机、3D 电视机等超过10亿元的产品16个,扶持壮大四川长虹等重点企业。

      绵阳市也对等离子产业集群非常有信心,在出台的《绵阳市工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对绵阳工业的发展路径和重点进行了重新定位,有望引领绵阳工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并表示,绵阳高新区将突出抓好以长虹为龙头的等离子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建成1000亿元级产业园区。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近三年建设,以长虹为龙头的绵阳等离子产业集群已基本成型,包括生产银电极材料、荧光粉材料、氧化镁保护膜材料、滤光膜等配套产品的企业不断向长虹靠拢。长虹新兴产业集团董事长巫英坚表示,“配套产业链的建设不仅为长虹等离子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对整个等离子产业集群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据巫英坚介绍,目前相关等离子配套企业在绵阳已经聚集了相当大的投资。绵阳正以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为核心,加快实现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艺设备的国产化和基础技术研究的本土化。

      家电资深观察员刘超认为,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将进一步推动等离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成本和技术上将不断提升竞争力,而中国等离子集群的建设和崛起,也将促进中国彩电行业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高。我国平板电视或将重现CRT时代的辉煌。而中国等离子龙头企业长虹将再次走在行业前端,即将回归高投资带来高回报的发展路径。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