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相华 ○编辑 祝建华
青岛青联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农产品实施“构建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向生产和零售两头延伸”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然而时过境迁,在青岛青联屡次重生失败的情况下,农产品决定将这块“烫手的山芋”甩卖。
8月8日,青岛青联33.98%股权转让公告出现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挂牌价格1288万元,挂牌起止日期为8月8日至9月2日。
青岛青联(原青岛肉联厂)成立于1903年,是德国最早在青岛建立的企业之一,1998年12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全国定点屠宰先进企业,注册资本2938万元,主要生产加工安全放心猪、牛、羊肉产品等,“青联”牌生肉制品家喻户晓。以2011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青岛青联的资产总额为18191.05万元,负债15213.78万元,净资产2977.26万元。自从2006年停业后,青岛青联始终徘徊在亏损边缘,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579.82万元,亏损1309.82万元。
对于受让条件,要求意向受让方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受让股份的同时向转让方偿还债务本息4414万元;不接受联合求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青岛青联是青岛老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涉讼案件大部分进入执行程序,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基本停业,依靠冷库冷藏业务、物业租赁及借款维系经营。
作为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青岛青联步入21世纪后颓势开始显现。据当地媒体报道,2000年青联食品进行了第一次改制,职工参股、国有控股,但仍未走出困境;2002年7月,青岛市政府将其所持青联食品407万国有法人股全部出售给农产品,农产品同时向青岛青联以每股1.29元的价格增发930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9.75%,引进了技术、管理、资金后的青岛青联短期内生产得以恢复扩大;2008年8月,农产品又对青岛青联单向增资,以每股1.29元增持700万股,持股比例高达69.34%。根据当时的规划,新青联将在青岛建立一个青岛乃至全省面积最大、交易功能完善的集肉类、水果、海产品等生产加工一体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但这个市场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不仅如此,在农产品接手青岛青联两年之后,该公司的经营状况稍有起色后就陷入长期亏损状态。因2006年亏损2046万元,青岛青联加工配送业务停止经营;回天无术的农产品在2007年9月决定,将其所持青岛青联35.36%股权以134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深圳市信义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其拯救青岛青联,转让完成后,农产品仍持有青岛青联33.98%的股份,但青联已经退出农产品合并范围,建批发市场的规划就此搁浅。然而,在信义科技入主后,青岛青联的经营也丝毫不见起色,2010年农产品对其计提了2948万元的坏账准备,并给出了难以收回的解释。
在青岛青联管理层及原股东否认受让的前提下,此次股权转让能否成功尚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