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产业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能源前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债基申赎趋稳 净值止跌回升
  • 不惧调整 基金经理推崇精确投资
  • 银行股被指“超跌” 估值修复幅度约为15%
  • 香港上半年
    IPO集资额增2.5倍
  • ■机构一线
  • 汇丰将出售在美国的卡
    及零售商户业务
  • 下有支撑上有压力 保险股短期难有独立行情
  •  
    2011年8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债基申赎趋稳 净值止跌回升
    不惧调整 基金经理推崇精确投资
    银行股被指“超跌” 估值修复幅度约为15%
    香港上半年
    IPO集资额增2.5倍
    ■机构一线
    汇丰将出售在美国的卡
    及零售商户业务
    下有支撑上有压力 保险股短期难有独立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一线
    2011-08-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农银成长三度入选海通推荐定投组合

      近日,农银汇理旗下的农银行业成长入选海通证券2011年第三季度定投组合推荐产品,这是该基金今年以来第三次入选海通定投组合推荐产品。

      海通报告称,农银成长基金的历史业绩持续提升,截至2011年7月29日,该基金近一年及近一季度业绩均位于所有主动式股票型基金的前十分之一,在多数时期,农银成长在资产配置上采取了较为积极的策略,在限制范围内维持较高的仓位水平,希望通过精选个股来对抗市场的短期波动。

      对于今年的下半年行情,农银行业成长基金经理曹剑飞认为,中国经济第三季度“通胀缓降、经济缓升”的格局可以预期,外部经济恶化可能成为国内政策拐点的触发因素,从而使得经济见底的信号更加明确。近期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导致A股大跌,曹剑飞认为是市场过度反应的结果,中期仍看好股市震荡向上。(巩万龙)

      

      中银基金旗下多只基金获五星评级

      近日,海通证券发布新一期的“三年综合系列基金评级”报告,中银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产品榜上有名。在股票型基金中,中银策略基金荣获五星评级;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中银中国和中银收益两只基金分别荣获五星、四星评级。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荣获股票投资能力四星评级。

      据了解,作为中银旗下运作最久、已满5年的老牌基金,中银中国长期业绩出色,屡获权威奖项。晨星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8月5日,中银中国最近五年年化回报率为26.65%,在所有可比标准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1,设立以来总回报率高达380%。(巩万龙)

      

      上半年工行资产托管规模超3万亿元

      记者从工行获悉,截至6月末,工行托管资产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连续13年居国内同业首位,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企业年金基金、跨境资产、基金公司专户理财等主要托管业务领域的规模也保持同业第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第一托管银行的市场地位。

      在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工商银行的托管业务网络建设也日益完善,逐步建立起从总部到全国、从本地托管向全球托管领域的延伸服务网络。目前,该行37家一级、直属分行均获得开办托管业务资格,国内托管业务网络布局基本完成。(李丹丹)

      

      捷信中国客户破百万

      捷信中国近日迎来了第一个一百万客户。公司最新披露的运营数据显示,其在华的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已为超过100万的消费者提供了价值超过22亿元的消费金融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仅2011年上半年,捷信中国提供了价值超过7亿3千万元的消费金融服务,接近2010年全年业绩。

      捷信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现与知名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例如苏宁)拥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截至目前,捷信中国已与4500家零售商合作,通过8200个POS网点提供服务,形成了包括5个省份(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和山东),以及2个直辖市(重庆和天津)在内的庞大消费金融供应网络。

      捷信中国总裁史国奇(Michal Skocil)表示,捷信中国计划于今年在更多的城市拓展业务并提供可靠而满意的服务,满足更多不同市场区域客户的消费金融需求。(周鹏峰)

      

      新华保险在沪规模稳居第三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共实现规模保费38.52亿元,在新华全系统和上海寿险市场上均稳居第三。核心业务保费18.81亿元,同比增长42%,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个险业务高速发展,银保业务期缴转型深入,续期保费持续滚存成为拉动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核心业务增长的三大动力。今年上半年,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个险新契约保费标准保费1.74亿元,同比增长41%。与此同时,银保渠道期缴保费达4.7亿元,在银保业务总量中占到将近25%,位居市场第一。银保业务的价值含量也随着期缴业务的递增而增长。

      两大渠道新契约和期缴业务的稳步增长在拉动核心业务增长之外,更催化了续期保费的滚存。随着连续多年高速成长和累积,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的续期盘子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2011年截至6月末续期保费收入已经突破12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59.1%。(黄蕾)

      中行800亿融资支持兖矿集团

      日前,中国银行与兖矿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行将向兖矿集团提供不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本外币融资安排,双方合作将在现有授信、存款、结算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向财务公司、企业年金、投行、保险、投资托管等公司金融业务以及个人金融业务领域全面延伸。

      据了解,近年来兖矿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境内外进行资产并购,加大煤炭等资源储备,经营规模迅速壮大,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中国银行与兖矿集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作,在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公司等重大项目中为兖矿集团提供了有力支持。

      (周鹏峰)

      

      光大苏州分行发放

      首笔“合同能源管理”融资贷款

      记者从光大银行了解到,近日,该行苏州分行向苏州森合能源发放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用于向节能设备生产商采购设备。该笔业务是苏州分行第一笔“光合动力”低碳金融模式化业务,也是苏州银行业内中第一笔“合同能源管理”融资业务。

      合同能源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森合能源作为节能服务商,此次采购的设备将为某大型钢铁有限公司提供节能服务,并将根据合同分享节能服务产生的效益,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李丹丹)

      

      深发展牵手中铁

      构建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8月10日,深圳发展银行与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现代物流)联合宣布,深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与中铁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正式直联对接上线,标志着国内首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与物流监管系统进入实时数据交互时代。

      经历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供应链电子化、协同化加速,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正逐步构建“产—供—销”电子商务平台,降低链条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核心企业逐步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商务活动高度融合,包括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物流、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协调等。

      深发展公司产品管理部总经理金晓龙称,7月下旬深发展与中铁现代物流系统正式对接投产以来,运行良好,首批78家客户已经实现“下订单—融资出账—货物装运—入库质押—划转保证金—赎货—放货出库”等全流程在线作业和信息多方共享。“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近期目标,将是实现‘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的在线融合,进而与平安集团保险、信托、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交叉销售,”金晓龙称,“未来将对接更多的物流公司和‘1+N’供应链企业,构建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邹靓 雷中校 朱先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