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建宁
逐步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满足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需要,提高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市场拓展的灵活性,推动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资源配置。这是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领导的课题组最近在《中国金融》发布的报告中的观点,报告认为,克服二元化利率调控模式弊端,利率市场化路径可以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选项。
其实,早在年初,周小川行长就发表署名文章提出“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上半年央行频繁使用数量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似乎也能被视为利率市场化动作的初步探索。只不过周行长更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思考,课题报告侧重于可操作性的建议。
业界早有共识,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现有信贷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将是应对外部不利因素干扰,引导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经济走向复苏,亟需金融能起到拐杖性支撑作用,扶持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单元企业克服困难,并在最为需要的时候得到低成本信贷资金直接救助,对处在决定性特殊时期的转型经济意义重大。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却因为体制和机制的约束,难以通过正常银行渠道获取必要贷款,满足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需要,致使企业因缺少流动性的支持,迫不得已选择高利贷维持生产,结果给企业经营行为套上高成本的资金枷锁,致使企业经营风险被异常放大。
相反,在经济刺激计划强大作用下,在巨量投资聚集拉动效应下,社会金融资源更多集中到国有经济部门。刺激政策创造的大量货币供给,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投放给了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致使这些企业低成本获取了大量富余资金,一时间手头资金宽裕,却苦于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又不愿让资金无效率闲置,而整个社会普遍的资金短缺,又造就了高息使用资金的需求,这样很多有闲钱的企业,某种程度上都变相或转手成为财务公司,间接参与了抄钱性质的高利贷。同时,直接“抄钱”带来的超额收益,也深深刺激了生产和制造领域的资金神经,他们选择抽离实体经济领域,进入了追逐高利润的行列。此时,囤积在高利润的投机领域逐利漂移的资金,不仅脱离了生产领域,也脱离了金融监管体系。制造业因利润率缺乏吸引力,而成为资金不断流出的领域,生产规模的降低和收缩就变成了现实。这直接危害着当前的金融秩序,也直接影响着金融资源良性配置的总体效率,将导致经济不平衡性加剧,金融运行风险聚集和放大。
事实上,中国经济存在着被动下滑的风险。国有经济通过承担货币流通的管道作用,分享了刺激政策创造的大量货币供给,致使某些特殊行业出现了资金宽裕的溢出状态,获取了以钱生钱的货币收益和通胀收益,这在直接带来经济结构中局部异常繁荣的同时,遮蔽了经济结构中那些正酝酿着风险的部分。于是,本该用于生产流通领域的资金,被变相改变用途成了“资金掮客”手中高利贷货币,被以高出银行利率8至15个点的高息释放到市场,改变了银行利率微观上的信贷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储蓄游离于金融体系的现状,以及金融机构之间为了争夺存款而爆发的高息揽储大战,这对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安全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笔者以为,局部过热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与局部过冷环境下的政策扶持需要两者并存的现状,暗示经济危局需要通过正确的金融政策来挽救和避免。而在抑制通胀、稳定物价、助推发展三者之间,央行应果断放弃上调准备金率的数量调控手段,侧重于用足、用好利率价格调控工具,抓住当前最为有利的契机,分步骤、有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直接采用差别化市场利率弹性机制,强力消除和压缩名义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差额,铲除高利贷者赖以生存的不合理利差空间,降低制造业领域中小创新企业使用资金的难度和成本,引导资金需求和供给走向有序增长的新趋向。
应该看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和土壤正趋于成熟。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力,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动中释放活力的源泉。市场化利率变动具有强烈的敏感性,能按市场价值发现功能配置资金资源,反映市场真实交易行为的资金使用利率成本,所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度利率市场化调整,在源头上树立使用资金的市场协议利率,就为稳定物价创造了客观条件。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好是适应这种转变的制度化安排。以利率回归为先导对接市场的资金需求,以市场化手段软约束代替贷款额度控制的资本硬约束,强化资本流动性监管,防范大额风险暴露,应能实现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宏观金融追求。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