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钟情金融业 史玉柱拟个人投资保险
  • 新基金发行渠道“换角” 中小银行强势崛起
  • 机构一线
  • 后“上大压小”时代,节能是关键
  • QFII再现大额申购 海外资金增持A股有异动
  • 西南证券
    吸并国都证券预案出炉
  •  
    2011年8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钟情金融业 史玉柱拟个人投资保险
    新基金发行渠道“换角” 中小银行强势崛起
    机构一线
    后“上大压小”时代,节能是关键
    QFII再现大额申购 海外资金增持A股有异动
    西南证券
    吸并国都证券预案出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后“上大压小”时代,节能是关键
    2011-08-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广发证券 李喆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提速,从提速到高速发展的过程,年均GDP增长超过11%,在大型基础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扶持了大量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常态化、多样化的民营企业群,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通过各类政策引导,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电能供应和保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受资源结构限制,我国主要以火电为主,占发电量的70%,其次是水电、风电、核电和光伏、生物发电,但主要供电来自火电的系统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

      同时,结合我国“十一五”期间目标规划,“十一五”期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单位GDP能耗降低19.1%,基本完成单位GDP降低20%的目标。“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由于十一五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限电等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这些措施的边际效应递减,必须加大推广节能技术等方法实现节能减排,因此节能减排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在此情况下,规模较大的旧火电厂和近几年新建成的大型火电厂,均面临同样的节能减排压力。结合我国现有技术情况,各大火电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节能减排:

      1、对原有老旧火电厂进行改造,提高电煤使用效率

      2、通过热电联产等项目改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3、维持大型电厂稳定工作时间,以中小型电厂作为调峰电厂,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引进国外尖端技术,目前我国已经能够建造1000MW超超临界点发设备,此类发电设备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但由于我国各地能耗使用的供需不平衡,此类大型发电机组无法达到满负荷运行条件,即1000MW发电机组有可能仅仅达到600MW发电机组的使用效率。因此,通过配套中、小型调峰电厂的手段,稳定大型发电设备运行水平,同样能够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