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下一个轮到日本?
  • 油价“易涨难落”折射机制之痛
  • “化肥依赖症”敲响粮食安全警钟
  • 信托公司失去原有两大业务后将何去何从?
  • 心正者赢
  • 沪深股市
    靠什么赢得持久独立行情
  •  
    2011年8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下一个轮到日本?
    油价“易涨难落”折射机制之痛
    “化肥依赖症”敲响粮食安全警钟
    信托公司失去原有两大业务后将何去何从?
    心正者赢
    沪深股市
    靠什么赢得持久独立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油价“易涨难落”折射机制之痛
    2011-08-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满平

      油价改革的最终出路是彻底打破垄断体制,让垄断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按照价格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相协调的原则,降低价外税收负担,减少油价中的非成本因素,使得油价真正与国际接轨,从根本上解除消费者对油价的疑虑。

      刘满平

      中国内地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自4月7日迄今连续维持了4个多月,而期间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历了一趟过山车行情,特别是进入8月后,受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国际油价暴跌,纽约WTI原油价格从4月中旬每桶115美元跌至8月8日每桶82美元附近,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也从每桶125美元跌至104美元附近。

      为何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而成品油零售价迟迟不降?有关部门的解释是:“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时点价格的短期下跌对平均价格影响有限,目前调价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仍高于4月7日国内成品油调价时价格水平,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具备下调条件。”

      按上述解释,在现行定价机制规定之下,成品油价格调整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连续22个工作日以及国际市场三地原油价格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问题是这个机制是在2008年底出台的,在经历了近3年的考验后,虽然在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上有明显进步,但在尚未真正形成完全市场化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背景下,其自身的不足不免引发社会对油价“易涨难落”、“追涨不追落”的质疑。

      现行定价机制的不足,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是上调和下降起点不平等,为成品油零售价“易涨难落”创造了条件。以每桶100美元作为基准价,若上涨4%,便符合了成品油的上调标准,石油企业要求上调油价的呼声就会提高;若以每桶104美元为基础,则需要下跌4%即跌至每桶99.84美元而不是100美元,才会考虑下调成品油价格。若再以99.84美元为基准油价,只要上涨4%(即每桶103.8336美元),便又符合调价标准了。两相比较,油价第一次上调空间为4美元,而下调空间却为4.16美元,后者多出0.16美元,并且这个差距在基准价越高时越大。

      其次,以现有定价机制,每次调价都是对前一段时间国际油价波动结果的反映,而不是反映其中某一时间点的油价,更不是对未来油价的预测,具有一定“时滞性”。由于近几年国际油价像过山车似的短时间内上蹿下跳,不排除在22个工作日内,有一天甚至一段时间里国际油价大跌,但在另外的时段里又大幅反弹的情况,致使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幅度达不到调整标准。

      其三,现有定价机制参照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而将纽约WTI价格排除在外,由于我们主要从中东、非洲、欧洲进口原油,这样的选择可以理解。只是今年以来,中东的动荡和利比亚战争,造成欧洲、北非石油市场的短期紧缺,三地油价高涨,而这些地缘政治因素对北美市场影响较小,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对WTI原油投资监管的加强,致使WTI原油价格相对低得多。我们的参考价就难以真正及时反映国际油价变动情况了。

      再有,在目前油价的实际构成中,政府收取的各种税费以及昂贵的物流运输成本都包括在内,致使定价机制中“非成本”因素比重过高,这也使得油价“易涨难落”。

      市场体系的不健全,竞争不足,则是导致油价“易涨难落”的体制之源。内地成品油零售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少数企业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虽然有壳牌、BP、道达尔等海外公司进入我国汽柴油零售市场,但他们仍然需与内地的本土企业合作,并不能实现汽柴油的自由定价和自由竞争。而民营企业由于资金以及油源与国有三大石油巨头差距甚远,对后者难以构成威胁。数量占优、优质的零售渠道被控制,但在降油价方面,国有石油巨头的加油站并不像外资、民营加油站那样对市场反应灵敏。按现行定价机制,国家对各地区制定了最高零售价,地区加油站可以在此之下再下调8%。在此次降价浪潮中,民营加油站对市场极度敏感,批发价下调后,为了抢市场,它们纷纷下调零售价以吸引消费者,抢占市场空间。而国有石油巨头的很多加油站却根据区域石油公司的指令办事,不得随意降价,结果便出现“民营加油站纷纷降价、国有加油站岿然不动”的奇怪现象。

      在我国香港特区,由于成品油零售市场除了中石化之外,还有加德士和壳牌等国际知名企业,充分的市场竞争使得香港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已3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包括中石化的加油站,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产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感叹。

      不过,即便在成品油市场垄断局面还未完全破除的背景下,对现行定价机制做部分调整和完善,还是完全可行的。

      鉴于现行定价机制存在调价周期有些长, 4%这个变化率有些高这两大弊端,能不能考虑将周期缩短一些,变化率调低点呢?例如调整为10天,2%,又或者为5天,1%,直至最后一天一调整呢?另外,希望将纽约原油价格纳入到调价的参考价中,以及时、准确、完整反映国际油价的综合水平。

      前不久,航空煤油出厂价放开,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这使航空煤油价格变化周期更短,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这是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有益尝试,或预示着成品油定价权将逐步下放。笔者以为,既然已确定了市场化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油价最终由企业自主决定,那不如索性现在就尝试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当作过渡性质的安排。这样做,意味着从原先的调价“审批制”向“备案制”过渡,能将现行定价机制变成在政府指导下的自动调节的机制。

      毋庸置疑,油价改革的最终出路是彻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国企、民企甚至外企都能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这要求把改革垄断体制、财税体制等结合起来,让垄断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按照价格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相协调的原则,降低价外税收负担,减少油价中的非成本因素,使得油价真正与国际接轨,从根本上解除消费者对油价的疑虑。

      (作者系中国经济学会理事,宏观经济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