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在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仍在延续、国内货币信贷紧缩政策不变的大背景下,近日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继续扩大试点。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扩大试点工作的重心将放在中小企业信贷证券化上,央行据此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笔者认为,这将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提供重要的思路,其意义不同凡响。
确实,资产证券化曾被市场寄予厚望,但其发展并不顺利。从目前来看,中国资产证券化规模仍然较小,基础资产种类比较单一,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及国内宏观金融政策连续调整等因素影响,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此次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继续扩大试点,标志着资产证券化将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重新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也将构成较强的市场支撑与推动基础。这是因为,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告诉我们,资产证券化试点易于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深刻影响。
例如,2008年上半年,通胀高企、经济过热等风险,使得宏观调控加大了对流动性的收缩力度,并对商业银行实行信贷额度管理。在流动性不断收缩背景下,商业银行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热情明显高涨,如2008年上半年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接近2007年全年水平。但2008年下半年后,受美国次贷危机及信贷规模放松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对资产证券化的热情有所消减。到了2009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已处于完全停滞状态。由此可见,信贷规模紧缩时,或有利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因为商业银行期待通过这一工具获得新的流动性,以此增加其信贷弹性。反之则反是。从这个角度分析,目前国内的金融形势十分有利于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
当然,更应当看到,将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的重心转向中小企业,在对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和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第一,可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受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受到了严格控制,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缺乏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相对较低及无形资产稀缺等不利因素,股票和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方式短期内还无法成为中小企业再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资产证券化平台及其工具,可以促使金融机构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引导到直接融资市场上,充分发挥间接融资模式下金融中介熟悉企业及直接融资模式下投融资行为高效等方面优势,构筑中小企业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间的桥梁,在当前条件下尽量满足中小企业迫切需要的融资需求。
第二,可以确立中小企业公允的市场价值。信贷融资渠道单一,往往会导致中小企业信用价值的发现机制存在扭曲。在银行信贷规模受限、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等导致资金供求失衡情况下,银行信贷利率及民间资本利率会出现大幅提高。不断增加的融资成本,不仅会加重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而且还会透支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对中小企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问题是如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价值的发现机制,这对完善和拓展中小企业的再融资业务至关重要。对此,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引入到投融资行为相对成熟的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等,利用评级公司的独立评级工作及市场投资者对信用价值的合理判断,建立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价差定价机制,帮助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资产支持证券形式缓解其融资难问题。
第三,可以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目前,依赖利差收入的传统银行经营模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再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当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平、管理经验等方面优势,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如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和一些具体项目等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这样,才可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再融资需求。
□作者 史晨昱
作者系
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