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圆桌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有效跌破2319点还要费一些周折
  • 美股震荡剧烈存反复 A股信心不足创新低
  • 大盘弱势探底趋势难改
  • 寻底仍在进行
  • 失望盘割肉 下行趋势继续
  • 量能回补方能确认底部探明
  •  
    2011年10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市场趋势
    有效跌破2319点还要费一些周折
    美股震荡剧烈存反复 A股信心不足创新低
    大盘弱势探底趋势难改
    寻底仍在进行
    失望盘割肉 下行趋势继续
    量能回补方能确认底部探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失望盘割肉 下行趋势继续
    2011-10-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莫大

      ⊙莫大

      

      上周我们文中延续了4月以来的观点,定性市场10月12日的反拉,仍然是个反弹性质。但其空间的高度,远低于我们的预期。原来预期这个结构的上行段,应该在七天左右,也就是下压一天半左右就应该再有一个上拉。而后,还是得继续下行创新低。但是,市场没有选择这种模式,而是选择了直接下压创出新低。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准确地预测市场的走势,我同样也不可能不犯错。

      整个从4月18日高点下行至今,市场的反复震荡下压消耗了不少资金,市场的存量资金,在其中不断地抄底再割肉,使得存量资金日见缩水。近日全面复盘看,市场的情况真的很让人吃惊。如果将主流机构控制的市场分成两块,一块是金融、石油权重股,一块是中价蓝筹股,这两块是市场容纳资金最大量的群体,也是2009年以后主流资金做多的方向。目前中价蓝筹股轮番下跌的情况真的让人比较担心,让指数承受了重压,使得整个市场蔓延着极度悲观的情绪。我们上周从平均股价指数着眼,显示未来平均股价指数可能还会有14%左右的下行空间,而权重股群体则并没有那么大的下跌空间,综合测算中期反映在大指数上证指数上的下行空间,从上周收盘估计还得有11%左右。

      目前市场最严重的事是,下方几乎没有看到承接盘。某券商营业部统计的数据说,该营业部总资产超500万的账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参与交易。这种现象表明,市场现在的下行,更多的是短多盘的互相绞杀。市场行至目前状态,几乎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扭转,无外部因素刺激,市场自然寻底的过程会很漫长,这是必须清醒意识的问题。

      应该说目前的宏观经济困局,要比2008年末的时候更复杂一些。两次市场处于低迷期的时候,管理层所采取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2008年的危机来势较猛,政策的导向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因此,证券市场得以较快的速度响应。而这次不一样,管理层不仅没有半丝松动的迹象,反而是在市场中不断通过IPO融资,抽取市场的流动性。从近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讲话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并没有放松的意图。换句话讲,目前市场的下压,是种主动性的下压,未来的市场底应该是个自然底,而不是靠外力刺激出来的底。假如这样的假设成立,则未来的市场调整仍然会有相当长的时间。

      目前的市场中长期下跌,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熊市来临,最英雄的莫过于拥有大量现金。所以,拿住手上的大钱,只以小钱做做阶段逆袭,或者根本不做,只做月末存款,都比冲进市场找套要好。

      从股指的波动框架看,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主跌段趋势还没有走完,以收盘价线看,目前应该在4月18日之后下跌段的主跌末段,我们预期在11月中旬有可能出现较大级别的反弹,而在此前,市场均是小级别反弹,对无风险控制能力的人而言,它不是好的介入点。现在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个股会毫无征兆地突然下杀,越是流动性好的周期性行业蓝筹股,越是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所以,我们建议在后续的小级别反弹出现时,也不用动用太多的仓位。

      市场的下跌也并非很多人认为的那么可怕,其实下跌就是风险释放。如果手头有现金,应该是很高兴的事。让那些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去杀跌好了,若不如此,上方的套牢筹码是不会向下发散,未来的调整就需要更多时间。我们年初预期的点位,应该有希望在年末时见到。现在仍然不用急,市场会给一个好买点,现在只要耐心等待就是了。上周五的下行,已经有小级别楔型的意味,因此,我们预期下周初段出现小级别反弹是可以预期的,但这只是为高手准备的茶点,恐怕不合适普通投资人。下行末段,控制好心理状态可能更重要,否则情绪化骤升,难免会有操作失误,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