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人物
  • 6:人物
  • 7:人物
  • 8:人物
  • 9:观点·专栏
  • 10:公司
  • 11:市场
  • 12:市场趋势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数据
  • 17:数据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反弹行情进入中盘阶段
  • 市场还要救吗?
  • 或许到了该贪婪的时候了
  • 外力刺激的反弹没有改变市场供求本质
  • 短线震荡走高可期
  • 反弹突破颈线压力 周初走势很关键
  •  
    2011年10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市场趋势
    反弹行情进入中盘阶段
    市场还要救吗?
    或许到了该贪婪的时候了
    外力刺激的反弹没有改变市场供求本质
    短线震荡走高可期
    反弹突破颈线压力 周初走势很关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力刺激的反弹没有改变市场供求本质
    2011-10-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莫大

      ⊙莫大

      

      过去的一周发生了很多事,大多是来自于市场外部消息层面的利好。国内比如营业税转增值税,以及预期年末CPI下降到5%以下等等;国外的大事就是欧债问题欧盟已经达成共识。上述消息,给很多人一个幻象,宏观经济已经出现转机了,不管国内国外,情况都在好转中。但我们细细分析之后,认为作上述的预期仍然有点太过乐观。比如欧债问题,现在欧盟是达成共识,并出台了救助计划。当下,我们只能视之为欧债危机告一段落,并不能因此判定欧债的风险敞口已经封堵。

      我个人认为,未来美元指数的运行是极为重要的,它将影响全球很多市场的走势。我们从现货黄金、铜、美股道指几个指数的波动倒推,未来走跌是很正常的预期。全球市场上周统一打了一次鸡血,让久套盼涨的人们都兴奋不已。从道指的走势,我们已经在上涨过程中看到了这样的苗头,未来局部顶背离出现后,如果高点下行出现推动,则表明后续的走势可能在大结构按5-3-5形式演变。如此一来,后面全球市场可能出现整体的衰退,而其施加在A股市场上的压力则不可小觑。

      上周我们讲到,从平均股价指数波动框架看,市场的调整远没有完成。而此次反弹出现后,我们注意到有持续赚钱效应的板块,只有受利好政策支持的文化传媒板块。而今该板块有些龙头品种已经行至上方筹码分布的密集成交区下沿,未来还能有多大动能值得关注。我们注意到本次反弹,市场的主流品种仍然没有大的资金主动性增仓动作,更多的则是超跌反弹性质的上涨。其中我们注意到,上周四上海本地股集体脉动。它更多地表明了市场游资的态度,就是制造出局部的赚钱效应,以期在年末段扭点亏。事实上,前几周我们从板块指数注意到,代表通胀末期的资源能源类的板块指数已经出现了全面的回调。从板块指数的波动框架看,目前处于大级别扩张平台C段上行的半山腰。本次反弹出现之后,虽然它们也有较大幅度的回拉,但依我看,这轮炒作周期已过,未来如果市场由升转跌,这类品种可能是带动市场下行的主要动力。

      就A股市场而言,我们强调未来大指数反弹之后的总体下行空间并不大,而构成平均价格指数中的中价二三线蓝筹股,可能会有较大的跌幅。原因无它,就是流动性好便于套现。而现在市场处于一个极度情绪化的环境之中,以往我们在论及价格波动形态时曾经提及,在情绪化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波动最易形成的两种形态,一种是楔型形态;另一种就是扩张三角形形态。而上周五股指的上涨,已经达到预期的2475士5点范围。如若本周不再出现新高,则得警惕上证指数有走成扩张三角形形态的可能。这其实就是2003年10月初之后的形态之变形,以2002年10月中下旬的形态相类似。

      当然,上述的预期只是一种假设。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市场出现这样的走势对什么人伤害最大?其实,还是那些四月之后重套的结构性私募。如果形成扩张三角形形态,上下两次的来回搧耳光,可能使那些临近清盘边沿的结构性私募以及理财机构,直接被市场封杀出局。市场很残酷,它不承认预期,只承认结果。所以,我们无条件地信任市场波动,而不信任任何所谓的估值模型。因此我们建议,周初上证指数上试小时线上方缺口时,如果出现北背离迹象,还是以审慎的心态看待市场可能会更好些。

      未来市场如果真的形成中继的扩张三角形形态,则还会再出现一次失望盘斩仓离场的局面。大的结构点我们建议到11月中旬关注低位节点,但如果真成中继扩张三角形形态,则最后的那个节点应该顺移到立春附近。当然,上述的波动纯属虚构,我本人并不希望它成为现实。现在只不过是将它提出,让那些期盼牛市达到亢奋状的同行们有个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