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新闻
  • 6:专版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广告
  • 13:圆桌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救市”政策为啥不灵了?
  • RQFII的心理效应
  • 市场风险不会增大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2011年12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救市”政策为啥不灵了?
    RQFII的心理效应
    市场风险不会增大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RQFII的心理效应
    2011-12-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对于市场而言,最活跃的是RQFII这个词。周末,汇添富、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海富通、华安、大成、等9家基金管理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已获得证监会核准,首批获RQFII资格。

      与此同时,国元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安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申银万国(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国信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等12家证券公司香港子公司也获得RQFII试点资格。

      据悉上述,21家公司将分享首批100亿元的人民币额度。而未来,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论证进一步扩大试点的可行性,争取在机构类型、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等方面有所突破。

      不过,RQFII目前阶段可能无法承担给A股市场带来新鲜血液的重任。对于A股市场来说,如果RQFII有些积极作用的话,那也仅止于心理层面。

      其核心在于,目前市场内筹备的RQFII产品主要是固定收益产品。比如,汇添富资产管理(香港)公司的负责人就表示即将上报和推出的首只RQFII基金产品是一只偏债型基金,而类似情况在基金业中相当普遍。

      据悉,业内之所以偏向偏债产品,首先是因为,鉴于收益明显的差距,RQFII对于在港的人民币资金形成了很好的吸引作用。其次则是,这种投资方案收益也相对固定,在目前动荡的环境中,对于境外资金形成的吸引力比较大。而投资股市的权益类产品,则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并不是主流。

      当然,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未来发展不意味着没有考验。诸如,各项系统的稳定运行,内地通胀逐步回落,以及经济政策增长稳健,使得产品收益率稳定。同时RQFII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投资管理中是否以稳健为主要导向,不发生大的意外也格外重要。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心理作用完全可能在某个时候,转变为实质性的资金流入。毕竟制度建立了,流动性是相对灵活的。但是目前,RQFII对于A股市场的资金面,仍然几乎不会有太大影响,更多的是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