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尚福林:确保信贷资金
    流入实体经济
  • 前11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近4.7万亿 同比增幅进一步回落
  • 我国短债占比再创新高 连续十个季度攀升
  • 汉鼎信息IPO申请过会
  • 三基金上周申请募集
  • 债 务 催 收
    公 告
  • 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黄金交易 金交所上期所之外禁止设立黄金交易所
  • 今年反垄断案猛增 商务部:推进反垄断配套立法
  •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发布
  • 深圳证监局提明年监管重点:
    狠抓内控治理 打造券商“硬身板”
  •  
    2011年1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尚福林:确保信贷资金
    流入实体经济
    前11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近4.7万亿 同比增幅进一步回落
    我国短债占比再创新高 连续十个季度攀升
    汉鼎信息IPO申请过会
    三基金上周申请募集
    债 务 催 收
    公 告
    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黄金交易 金交所上期所之外禁止设立黄金交易所
    今年反垄断案猛增 商务部:推进反垄断配套立法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发布
    深圳证监局提明年监管重点:
    狠抓内控治理 打造券商“硬身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反垄断案猛增 商务部:推进反垄断配套立法
    2011-1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尚明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反垄断申报、立结案数量较上年均有大幅增长,明年仍将稳步推进配套立法,力推《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规定》等部门规章出台。

      尚明介绍,2011年1月至12月中旬,商务部共收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194件,同比增长43%;立案179件,同比增长52%;审结160件,同比增长40%。无条件批准151件,占94%。

      尚明说,201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仍是稳步推进配套立法,明年拟出台《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规定》,《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和《未达申报标准涉嫌垄断经营者集中查处办法》等部门规章。同时,将进一步提高案件审查的效率,缩短案件审查时间。

      对于今年申报案件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尚明分析:一是在经济缓慢回升,国际投资者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通过企业并购或者经营者集中增加市场竞争力变成了主要选择;二是随着反垄断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到,企业并购应符合反垄断法的要求,而此前未申报的比例比较高;三是企业在做强做大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符合申报的门槛。

      (秦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