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李大霄
2011年的沪深股市表现不堪回首,A股市场又回到了十年前的2000多点,十年市场真的原地踏步了么?
同样是2000多点,如果进行详细分析却有本质不同:从市场的内在结构上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全流通比例逐渐增加已经接近80%,A股市值达24万亿,占GDP 60%以上,市场容量已经大到能够承载大规模投资;从股票市场的代表性来看,国民经济主体部分基本完成上市,股票市场的代表性正在增强,投资股票能够分享国民经济成长的逻辑已经成立。
同样是2000多点,但目前却是经过漫长调整之后的2000多点。从A股估值角度来看,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仅为13.13倍,2012年的动态市盈率仅为9.56倍,市净率(PB)仅为1.95倍。纵向比较来看,虽然部分绩差股仍是风险大于机会,但A股目前整体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的底部区域。从股息率的水平来看,按照2010年的分红比率,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20%左右计算,大盘成分股的股息率水平已经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另外从一些大盘央企蓝筹股大股东的增持行为、汇金公司增持银行股来看,大盘蓝筹股目前的投资价值已经明显增强。
从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发出的信号来看,证监会已就推动养老金、公积金等投资股市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在研究出台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先看看社保的实际操作情况,在10年涨幅为零的情况下社保基金仍然取得9.17%的好成绩,而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蓝筹股洗尽铅华,渐渐显露出越来越高的投资价值,未来10年或者20年市场将迎来投资回报期。我相信未来10年、20年,社保基金取得更好成绩的基础更加牢固,养老金也是同样的道理。
随着养老金等强大的买方机构入市,将会有效改变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也许会扭转卖方“店大欺客”的市场格局,买方约束才能起效。重要的是,A股市场长期资金的比例会慢慢增加,而源源不绝的资金来源使得市场稳定成为可能,固定的投资节奏也可以使长期资本持有成本平均化,从而有效改变中国老百姓高位才买股票的习惯,让长期投资者赚钱成为可能。
市场低迷时正是养老保险等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好时机。我坚决支持在市场低位时推动“两金”平稳入市,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而不投资不仅不能满足未来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而且还是极大的变相浪费。地方养老金十年年均回报率不足2%的现状亟需改变,在稳健投资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才是正道。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估计养老金缺口达1.3万亿元并在继续扩大,如何提升养老金的投资运作能力,稳健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现在投资者普遍缺乏信心,对后市充满悲观与恐惧,这从证券公司营业部非常稀少的客户数量就可以看出端倪。A股市场已经拥有1.3亿的股票账户,大部分的城市家庭拥有股票资产,已再不是试验阶段的市场,过分低迷的市场现状并不符合稳定的需求,已极大伤害了投资者信心及市场融资功能,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恢复市场稳定,才能够有效恢复投资者信心及市场基本功能。
现阶段应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稳定市场,长期的政策举措如“十项新政”切中要害,但立竿见影的短期稳定措施也非常必要。加大汇金公司的入市比例并与央企的增持要形成合力,政策性的买力要远大于融资速度,融资政策应进行改善,要采取有效政策(如税收政策)吸引非政策主导的买力进场方能奏效,才能有效改变供求失衡的现状。
具体建议稳定市场的五措施:1、加大买方力量入市使得资金供给大于融资速度,推动社保、保险、汇金公司、大型央企股东加大增持力度直到有效稳定市场,推动养老金等长期资本人市达到长期供求平衡;2、降低新股发行价格,新股发行可以改为先发行半年后或者更加长时间集中上市的方式;3、降低印花税、红利税、进行个税优惠,推动中国版401K计划;4、鼓励发债并限制发行股票进行再融资;5、建立救市基金并参考类似盈富基金的模式进行运作。
那么,投资人此时需要立场坚定还是落荒而逃?我以为在市场悲观绝望时,应坚定信心留存希望,在市场狂热中应保持淡泊维持冷静。虽然现阶段仍然在异常痛苦的煎熬之中,但太阳总会再次升起,要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流动性有望再次放松,我国经济实现平稳着陆的可能性偏大,欧债危机也许不会出现极端情况,A股市场将逐渐步入长期投资区域,真正的价值投资将在中国生根发芽。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不确定的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