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对立·失效·衰退——2011年显示的三个趋势
  • 敢于动真格堵漏洞
    是重树股市信心第一步
  • 从犹太人手里捡回古典传统
  • 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两大期许
  • 在不确定的世界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中企全球IPO一片萧瑟
  •  
    2012年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对立·失效·衰退——2011年显示的三个趋势
    敢于动真格堵漏洞
    是重树股市信心第一步
    从犹太人手里捡回古典传统
    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两大期许
    在不确定的世界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中企全球IPO一片萧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敢于动真格堵漏洞
    是重树股市信心第一步
    2012-0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为进一步减少并购重组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程序、提高并购重组效率,证监会经研究,提出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部分内容,取消因发行而持股超过30%以上的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持股超过50%以上大股东自由增持、继承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

      增持或减持,不仅是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灵活融资的工具,还是上市公司评估和判断自身价值的手段。如果企业在价值被低估时,不及时通过增持保持股价与价值的协调,就会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相反,如果企业价值被人为冒估或恶意炒作,脱离了实际价值,若不及时通过减持挤掉泡沫,虽可以“赢”得一时的虚假繁荣,但同样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目前,沪深股市正陷入严重低迷状态,除了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股市泡沫泛滥、一些上市公司股价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如能有效、及时地运用好增持或减持手段,把股价稳定在合理的价值区间,不仅可以稳定股市的平稳关系,而且可以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使股市真正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平台,成为企业健康、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现行规定对上市公司增持或减持的条件过于苛刻,特别是持股30%以上的大股东每年只有2%的自由增持权。因此,不少企业都不愿通过增持或减持来融资以及评估和判断企业价值。你想,在市场严重低迷、股价严重被低估的情况下,2%的增持能对股价起多少调节作用呢?加之增持后,企业在需要减持时,也会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和限制,无法及时通过减持评估和判断企业价值,无法及时通过减持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自然会影响企业增持或减持的积极性。

      必须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面对市场的死水微澜,除了不时地听到大股东减持套现外,很少听到有大股东增持。即使增持,也往往是一些国有上市公司迫于压力,增持的调节功能似已完全失去。为什么这些年上市公司那么热衷于增发,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就与增持或减持功能被忽视和放弃有关。若能有效利用好增持或减持手段,很多上市公司完全可以不增发,或不需要那么多数量的增发。那样的话,增发对市场的冲击也就不会那么大。

      所以,中国证监会决定放宽上市公司增、减持条件,让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增、减持自主权,不仅符合当前股市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股市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体现出监管部门监管思维和思路的转变。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迫切需要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制度的创新和改进、思维的转变和提升,增强市场的灵活性、活跃性和规范性。

      需要把握的是,由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制度还不够健全、行为还不够规范,因此,在放宽增持或减持条件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如尽力避免大股东通过频繁交易和短线操作牟取暴利、防止企业通过恶意压低股价达到低价增持目的、恶意炒高股价抛售套现、减持所获得资金不用于发展实业和主业、通过与不法投资者勾结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等。严防这些问题的发生,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建设,在制度上筑牢防线,如对大股东自由增持的股份设立锁定期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要严厉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尤其要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证监会新主席上任以来,连续出台了多个新规定、新制度,如强制分红制度等,并严厉查处一批违规违纪行为,处分了多名违规人员和违规机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值得期待的现象。要重树国人对沪深股市的信心,首先就需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现状有正确判断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并敢于动真格、敢于堵塞漏洞。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