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树股市信心第一步
⊙谭浩俊
为进一步减少并购重组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程序、提高并购重组效率,证监会经研究,提出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部分内容,取消因发行而持股超过30%以上的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持股超过50%以上大股东自由增持、继承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
增持或减持,不仅是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灵活融资的工具,还是上市公司评估和判断自身价值的手段。如果企业在价值被低估时,不及时通过增持保持股价与价值的协调,就会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相反,如果企业价值被人为冒估或恶意炒作,脱离了实际价值,若不及时通过减持挤掉泡沫,虽可以“赢”得一时的虚假繁荣,但同样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目前,沪深股市正陷入严重低迷状态,除了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股市泡沫泛滥、一些上市公司股价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如能有效、及时地运用好增持或减持手段,把股价稳定在合理的价值区间,不仅可以稳定股市的平稳关系,而且可以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使股市真正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平台,成为企业健康、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现行规定对上市公司增持或减持的条件过于苛刻,特别是持股30%以上的大股东每年只有2%的自由增持权。因此,不少企业都不愿通过增持或减持来融资以及评估和判断企业价值。你想,在市场严重低迷、股价严重被低估的情况下,2%的增持能对股价起多少调节作用呢?加之增持后,企业在需要减持时,也会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和限制,无法及时通过减持评估和判断企业价值,无法及时通过减持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自然会影响企业增持或减持的积极性。
必须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面对市场的死水微澜,除了不时地听到大股东减持套现外,很少听到有大股东增持。即使增持,也往往是一些国有上市公司迫于压力,增持的调节功能似已完全失去。为什么这些年上市公司那么热衷于增发,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就与增持或减持功能被忽视和放弃有关。若能有效利用好增持或减持手段,很多上市公司完全可以不增发,或不需要那么多数量的增发。那样的话,增发对市场的冲击也就不会那么大。
所以,中国证监会决定放宽上市公司增、减持条件,让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增、减持自主权,不仅符合当前股市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股市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体现出监管部门监管思维和思路的转变。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迫切需要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制度的创新和改进、思维的转变和提升,增强市场的灵活性、活跃性和规范性。
需要把握的是,由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制度还不够健全、行为还不够规范,因此,在放宽增持或减持条件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如尽力避免大股东通过频繁交易和短线操作牟取暴利、防止企业通过恶意压低股价达到低价增持目的、恶意炒高股价抛售套现、减持所获得资金不用于发展实业和主业、通过与不法投资者勾结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等。严防这些问题的发生,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建设,在制度上筑牢防线,如对大股东自由增持的股份设立锁定期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要严厉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尤其要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证监会新主席上任以来,连续出台了多个新规定、新制度,如强制分红制度等,并严厉查处一批违规违纪行为,处分了多名违规人员和违规机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值得期待的现象。要重树国人对沪深股市的信心,首先就需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现状有正确判断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并敢于动真格、敢于堵塞漏洞。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