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特别报道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调查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用梯度住房政策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
  • 欧债危机是今年世界经济悬疑因素
  • 股市与中等收入者
  •  
    2012年1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用梯度住房政策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
    欧债危机是今年世界经济悬疑因素
    股市与中等收入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债危机是今年世界经济悬疑因素
    2012-0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天龙

      ⊙王天龙

      

      欧债危机的演化趋势

      目前,欧债危机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地区向东中欧地区蔓延的趋势。受悲观情绪影响,投资者正在抛售部分欧元区国家的国债,导致意大利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西班牙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在高位徘徊。

      债务的紧张形势也使德法受到影响。德国遭遇了国债流拍问题,为多年所未见。而信用评级机构惠誉表示,可能下调法国的信用评级,并下调欧元区其他六国的信用评级。根据欧洲央行数据,欧元区债券市场的波动程度已达到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后的水平,超过2010年5月欧元区危机上一次集中爆发时的水平。

      欧洲银行业风险正在不断升级。对希腊债务进行50%的“减记”,已给欧洲银行业带来很大损失。而欧盟峰会要求提高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这进一步加剧了欧洲银行业的“贫血”。

      前不久,欧盟银行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洲银行业资金缺口约为1150亿欧元。而欧洲主要银行持有大量的意大利国债,一旦意大利出现问题,将对整个欧元区银行体系形成巨大冲击,可能由此爆发银行业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另有迹象显示,这种风险并非不存在。如德国政府已开始筹备对德国的商业银行进行纾困,以填补53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债务危机出现了向中东欧地区蔓延的态势。数据显示,许多中东欧国家的银行由欧洲一些实力较弱的银行控制,比如希腊银行控制着中东欧15%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如果欧元区债务危机继续升级,西欧国家银行可能从中东欧撤资,从而引燃中东欧银行业危机。

      目前,欧元区国家对东欧地区的信贷口袋已在收缩。奥地利央行下令,限制奥地利银行向东欧国家放贷。作为债务风险最高的东欧国家,匈牙利国债收益率突破8.7%,已向IMF和欧盟提出寻求金融救助的正式申请。

      欧元区解体的风险在增加

      目前来看,欧元区解决债务危机的主要思路还是对“问题国家”进行救助,并且希望IMF或者其他国家均出钱救助。姑且不论这种思路会在多大程度上遭到其他国家的抵触,就救助办法本身而言,也只能解决债务危机的燃眉之急,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如果意大利再爆发危机,甚至会出现“太大而无法救”的问题。

      普遍的观点是,要缓解欧债紧张形势,短期内欧洲央行应该果断出手购买债券以稳定债市,并承担起欧元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同时应立即着手研究发行欧元区债券(E-bonds)的各种技术问题。力争形成全球性的欧洲国债市场,降低欧元区“问题国家”的融资成本,重塑对欧洲国债的投资信心,并吸引新资本流向欧洲支持其经济增长。

      但无论是欧洲央行发挥更大作用,还是发行E-bonds,都遭到了德国的反对。僵局的背后是欧元区内各国激烈的利益博弈。德国希望这些措施在修改欧盟条约、严格财政纪律,特别是各国上缴财政预算权之后再施行,想借欧债危机来推动欧元区改革。而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则不愿意让渡主权,财政改革缓慢,豪赌德国会出手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这种博弈很可能导致欧债形势继续恶化。部分国家由于经济增长疲弱,借债成本增加,将很快面临融资困境。如,欧元区部分国家将陆续到期的国债总额近1万亿欧元,资金缺口在7000亿欧元左右。到时很可能出现部分国家违约的风险。

      “末日博士”鲁比尼认为,意大利1.9万亿欧元的主权债务重组将不可避免。但即使进行了债务重组,也无法解决其经济增长乏力、竞争力匮乏和经常账户赤字等问题。这需要意大利和其他类似国家退出欧元区,重新采用本国货币并进行贬值。如果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样的核心国家退出,将导致欧洲货币联盟实质解体的最坏结局。

      据悉,目前部分日本和美国公司已经开始为欧元区分裂进行准备。日本一家著名证券公司大量抛售欧元区国债,在过去两个月将其对持有的欧元区国家债券降低了75%,特别是把意大利债券从28亿美元大幅削减至4.67亿美元。另一家国际投信投资顾问公司也卖出了所持的全部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主权债券。而美国一家互助保险公司在过去6个月已将现金存款撤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银行。

      为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更是犀利地指出,目前欧美经济学家们讨论的已经不是欧元能否生存下来的问题,而是如何确保欧元体系崩溃带来最小的动荡。

      欧元区如果解体将带来哪些影响

      其一,欧元区一旦解体将会改变全球经济的既往格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欧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欧元区如果解体它带来的经济混乱将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将会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和力量对比。而欧元区解体形成的弱势欧洲,将无法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导致世界多极化进程大步放缓。

      其二,欧元区若解体将导致全球贸易大幅萎缩。退出欧元区的国家重新启用本国货币,多种货币并存的局面,将显著增加贸易成本。而退出欧元区的国家一旦实行本币贬值的政策,很可能引发各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导致汇率体制异常波动,影响贸易开展。另外,部分国家为矫正贸易不平衡,可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将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贸易萎缩。

      其三,欧元区若解体将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剧烈动荡。欧元区解体可能会有序进行,比如先恢复各国原来的货币,然后允许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最终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但也可能无序解体。但不论哪种方式,汇率都将经历大幅调整。

      德国的金融资产可能遭到抢购,其使用的货币汇率将发生剧烈变化。欧元可能在范围更小的集团内使用,但将面临与新货币和美元的汇率重估。投资者如果持有欧元储备和以欧元计价的合同,可能遭受损失或面临法律纠纷。

      其四,欧元区若解体可能发生主要发达国家集中进行债务重组的恶性事件。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已债台高筑,主权债务存在很大风险。通过财政紧缩的办法降低债务和赤字比重,过程非常痛苦,并可能因此阻碍经济增长。

      另一种削减债务规模的办法,就是对债务进行“减记”。如果出现部分欧元区成员国无序违约甚至欧元区解体的情况,发达国家很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主权债务重组,这将给持有这些国家主权债务的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

      其五,欧元区若解体可能导致民族主义抬头并引发冲突。经济危机容易导致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势力抬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深刻教训是,全球经济衰退可能导致激进政治力量崛起,从而加大爆发冲突的风险。法国总统萨科齐最近指出,“一旦欧元崩溃,欧洲就会崩溃。在这块曾发生过可怕战乱的大陆上,欧元是和平的保障。”欧元区解体可能破坏欧洲的和平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也加大了爆发国际冲突的风险。

      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选择

      繁荣稳定的欧洲有利于确保我国外需市场稳定,有利于确保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欧元的存在也能够为人民币国际化留有空间。从战略上看,强势欧洲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加大我国外交的回旋余地。从这个角度看,欧元区解体不仅对欧洲不利,对我国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从贸易方面看,应该积极未雨绸缪,防范欧元区解体对我国外需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可以考虑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在当前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各国都在寻求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伙伴机制建设,通过建设自贸区或更紧密的经济战略合作安排,来赢得更大利益击。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继续用好和维护好现有的自贸区,积极推动新的自贸区谈判,特别是要大力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适时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谈判,积极开拓替代市场。

      从金融方面看,可建议欧元区发行E-bonds并承诺购买。在部分欧元区国家国债具有较高重组风险的背景下,不宜贸然出手购买欧元区问题国家的国债。可把推动在欧洲形成全球性的欧洲债券市场作为中国对欧进行支持的战略诉求之一。

      欧元区发行E-bonds,能够形成全球性的欧洲债券市场,对欧元区走出危机很有好处。欧洲国债市场也将成为美国国债市场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能够给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提供渠道。中国可考虑通过各种渠道,建议欧元区发行E-bonds,并承诺将大量购买,支持欧元区度过债务危机。

      从投资方面看,可以创新投资方式对欧进行直接投资。目前中国在欧盟27国的直接投资仅为150亿美元,占欧盟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0.2%。加快对欧直接投资,不仅能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也能解决欧元区因欧债危机导致的信贷收缩和流动性不足问题,支持其经济发展,间接有利于解决其债务问题。

      可以考虑组建相应的投资平台,创新投资方式赴欧进行投资。比如可与欧谈判,以现价收购或注资资金困难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后(比如3年或5年),再以市价卖还给欧洲,从而消除其疑虑,为欧洲走出危机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