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补跌之后消费品更具吸引力
  • 拂去浮华 大有可为
  • 龙年基金心愿
  • 丁丁大逆转
  • 像沃伦·巴菲特那样滚雪球
  •  
    2012年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视点
    补跌之后消费品更具吸引力
    拂去浮华 大有可为
    龙年基金心愿
    丁丁大逆转
    像沃伦·巴菲特那样滚雪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拂去浮华 大有可为
    2012-01-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2001年6月,A股第一次来到2200点,经过10年的一个轮回,我们又回到了这个点,不少人发出“十年烟云一声叹息”的感慨。

      与十年前大环境欣欣向荣,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仅仅对局部市场经济产生影响不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债问题需要长期解决,长期低迷的局面难以扭转;美国在高财政赤字下明年经济前景黯淡。国内经济放缓,出口遇阻,通胀高企,在4万亿的刺激下出现产能过剩。可以说,市场弥漫着强烈的悲观情绪。

      所以在悲观的情绪上增加悲观,已于市场无益,于投资者无益,所以今天我们应更加深刻、更加理性地认知我们的市场、我们的行业与公司。风物长宜放眼量,以更远见的视野来思考我们的行业,来探索我们自身的发展,首先应该拂去眼前的浮华。对于基金行业而言,摒弃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应从重产品发行,到重产品质量;从注重基金销售,到更应注重把产品推介给合适的客户;从只关注产品的业绩,到应注重投资人的真实回报,包括投资者对稳定性产品的需求。当真正拂去这些浮华,行业内那些有理想的、敢于担当、敢于改变自己的优秀基金公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大有可为。

      有所为的基金公司,必须将帮助投资者获得真实回报放在首位,应该真正地去关注投资人。作为新兴市场的A股市场一是波动很大,二是投资人往往喜欢买高点,不喜欢买低点,这是客观存在的情况、也是人性的特点,是两个必然存在的因素的叠加。尽管嘉实的一些经典基金产品累计回报已经超过400%,即使着眼于并不长的过去三年时间,嘉实旗下最近三年年化回报率超过18%的产品也有7只。然而不少投资人却是亏损的。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我们要帮助投资人获取真实回报,我们要问自己能否创造不同。

      为了让投资人真正获得回报,我们要继续贯彻好“全天候、多策略”投研策略,以使“优秀的业绩、持久的业绩”这一目标能够继续向前迈进。嘉实希望用“多策略”打造具有各自稳定风格投资观的品牌基金,解决长期业绩的稳定性问题;而把投资人回报的问题放在更前端,由理财顾问帮助他们,让他们在风格之间转换,应对市场不同的变化,以 “全天候”实现投资人长期投资和中短期投资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