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力求简单实用 通向成功投资
  • 分级基金杠杆与
    稳健份额投资价值的再认识
  •  
    2012年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力求简单实用 通向成功投资
    分级基金杠杆与
    稳健份额投资价值的再认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力求简单实用 通向成功投资
    2012-01-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建位

      ⊙刘建位

      

      一、巴菲特小故事

      现在很多中国年轻人总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繁华的大都市工作。这也很正常,美国很多年轻人也一样,也想到纽约洛杉矶波士顿等繁华大都市工作。尤其是那些著名的美国金融投资企业,几乎全部都在纽约和波士顿。

      可是巴菲特却宁愿选择自己的老家:位于美国中部只有40万人口的奥马哈。

      巴菲特曾经体验过大都市的繁华。他在位于费城的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读了两年本科,又到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了研究生。他还在纽约他的导师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了两年,但是在1956年初,只有25岁的巴菲特回到家乡奥马哈,如今已经居住了55多年。

      有人问巴菲特为什么放弃在纽约工作?如果他在纽约工作,就能更加靠近华尔街金融市场,也更能靠近市场传言的源头。

      巴菲特说:“我认为奥马哈是一个让人心智更加正常的地方。当我过去在纽约工作的时候,这个城市总是一直会有太多的外部刺激,不断冲击我的内心,让我分泌太多的肾上腺激素而过度兴奋,开始对这些外部刺激作出反应。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导致我做出疯狂的举动。但是,呆在安静的奥马哈,要进行冷静地思考,就容易多了。”

      巴菲特在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强调简单实用,他的选择正如道德经第12章所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二、道德经大智慧

      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我理解大意是:太多缤纷的色彩,反而会使人眼睛像瞎了一样,什么色彩也看不见。太多嘈杂的声音,反而会使人耳朵像聋了一样,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太多混杂的味道,反映会让人嘴巴像太爽口一样,什么味道也尝不出。纵马狂奔打猎,会让人内心兴奋发狂。非常难得的奇珍异宝,会诱使人行为失常。因为圣人仅仅追求满足真实的口腹温饱基本需要,而不去追求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的声色犬马享受,所以会抛弃人为的过度贪婪享受的欲望,而采取符合大道的顺其自然的简朴生活。

      三、刘建位“胡说巴道”

      巴菲特(1984)说:“似乎人类具有某种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顽固本性。”

      我觉得,真正活得明白的人,都很实在,不要面子,只要里子。

      巴菲特在生活上非常实在,衣食住行力求简单实用。

      巴菲特穿衣非常简单,很多年都是经常穿着棉衬衫、宽松的长裤和宽松的运动夹克。直到他快60岁时老婆强迫给他买了一套1500美元的杰尼亚西服。

      巴菲特饮食非常简单:即使是参加盛大的宴会,他也是只吃他最喜欢最熟悉的东西,比如汉堡和薯条,其他不管是什么山珍海味一概不吃。

      巴菲特住房非常简单:他1958年用3.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万元)购买的一套二手房,到现在还住那里,已经住了54多年。

      巴菲特开车非常简单:巴菲特这么多年一直开着一辆旧车,2005年为了支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CEO瓦格纳的复兴计划,才让女儿帮他买了一辆凯迪拉克,但看起来很小,车内也不是很宽敞。

      巴菲特婚姻非常简单:巴菲特1952年和苏珊结婚,成为大富翁之后,他并没有抛弃老婆,而是一直相守52年,直到2004年太太去世。

      正是这种简单实在的生活方式,才让巴菲特和大部分寿星一样非常健康又非常长寿,现在82岁了仍然在第一线管理着伯克希尔公司超过两万亿人民币的资产。

      巴菲特在工作上更非常实在,追求简单实用。

      巴菲特投资分析不搞复杂的模型:“商学院讲授复杂的行为得到的回报远远超过讲授简单的行为。但是,简单的行为却更加有效。”

      巴菲特认为真正成功的投资其实很简单:一不需要高等数学:“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我从来没发现在投资中高等数学有什么作用。”二不需要高学历:“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专业投资理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三不需要高智商:“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

      巴菲特投资并不用复杂的电脑。《奥马哈世界先驱者报》专栏记者罗伯特·麦克莫里斯对住在一英里之外的邻居巴菲特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他家里和办公室里都没有计算机,甚至于计算器一类的东西都没有。他告诉我这类东西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的工作没有那么复杂。”

      在股市上,投资者可以深切地体验到,各种行业各种概念的公司如同五色令人目盲,各种公开信息和小道消息如同五音令人耳聋,投机坐庄跟庄对敲各种市场操纵如同五味令人口爽,买进卖出频繁交易如同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内幕消息和资金优势如同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但是巴菲特却避开那些华而不实虚空的东西,只关注实实在在的东西。他只关注自己非常了解的能力圈之内的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好公司,只依靠自己研究公司年报和自己调研来分析公司,只是像整体收购一样购买那些过于低估具有足够安全边际的公司股票,不做短线投机只是老老实实长期持有,不依靠任何内幕消息,也不依靠资金优势坐庄,只是通过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正当获利。

      正是依靠这种简单实用的长期价值投资之道,巴菲特才能在证券市场上活得这么好,又活得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