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调查·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视点
  • T7:钱沿周刊 聚焦
  • T8:钱沿周刊 广角
  • 期指近三成资金源自套保需求
  • 极端天气频现 全球农产品受影响程度不一
  • 上半年豆类油脂或重拾升途
  • 期指震荡上行
    态势保持良好
  • 期指缓慢反弹格局延续
  • 农产品短期市场
    看涨信心增强
  • 机构观点
  •  
    2012年2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期指近三成资金源自套保需求
    极端天气频现 全球农产品受影响程度不一
    上半年豆类油脂或重拾升途
    期指震荡上行
    态势保持良好
    期指缓慢反弹格局延续
    农产品短期市场
    看涨信心增强
    机构观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极端天气频现 全球农产品受影响程度不一
    2012-0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极端天气频现

      全球农产品受影响程度不一

      ⊙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近几年,全球天气变化异样,“拉尼娜”现象频频发生。近期,极端天气又成为市场炒作契机。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南美干旱天气、黑海地区及欧洲严寒天气对玉米、大豆、冬小麦、油菜籽等农产品产量的不利影响。专家认为,恶劣天气将不利于全球农产品的生产,而不同地区农产品所受的影响程度不一。

      南美玉米大豆受影响严重

      近期,全球粮食市场围绕极端天气展开炒作,成交量出现一定程度放大。谈及天气对农产品的影响,永安期货分析师龚萍表示,“南美地区问题较严重,欧洲地区则不需要过分担忧。”

      尽管在农作物播种期南美地区天气良好,作物开局良好,但是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南美天气逆转,长时间的干燥天气令阿根廷主产区大部、巴拉圭和巴西南部爆发旱灾。期间,玉米正好处于开花授粉期,大豆处于结荚灌浆期,均是决定单产的关键期。

      今年1月中旬起,南美地区降雨增多,但降雨量的有限和降雨时机的偏晚导致南美部分地区谷物单产不见好转迹象。加之“拉尼娜”现象依然稳定存在,其所带来的异常气候将持续,南美地区天气明显改善的概率偏低。南美玉米和大豆总体单产下降基本已成定局。

      上海中期分析师杨晓云告诉记者,玉米是喜温作物,整个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0-12℃,土壤温度要是在4-5℃就会停止发育;玉米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适宜温度为22-24℃,整体生长适合温度在10-24℃,所以天气寒冷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较大。南美本年度玉米产量将大打折扣,估计在本月的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中会有所体现。

      欧洲农产品受灾程度较轻

      今年1月底,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令欧洲大部从暖冬骤然跌入冰冻的深渊。“极寒”说法甚嚣尘上,天气炒作刺激农产品期价上扬。不过,龚萍认为,欧洲地区的农作物受天气影响不大。

      据预测,2月15日以后,欧洲气温有望自东向西逐渐回升。相比2009年至2010年欧洲出现的严寒冬季,今年的寒流来得偏晚,加之前期气温偏高,在这个冬季,欧洲大部不会打破前两年寒冬的低温纪录。目前预测欧洲低温的持续时间并不是特别长,而且大部分农田被积雪覆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因此,欧洲地区的农产品不会出现严重的减产。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周小球表示,“欧洲作为最大的单体小麦生产区域,其产量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20%,恶劣的天气确实存在造成其减产的可能;但是,由于小麦属于抗寒作物,某一段时间的低温,并不会使得其失去生长能力。”

      实际上,关于欧洲“极寒”的说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一个年度,市场给欧洲的寒冷天气定义为“千年极寒”,但是欧洲小麦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略微增加了77万吨。

      国内南方低温多雨不利春播

      对于国内农产品,龚萍表示,我国南方低温多雨将不利于春播。

      2月份,我国南方将陆续进入春播阶段。目前华南南部早稻开始播种育秧,中旬南方春玉米陆续播种,下旬西北地区中东部春小麦也开始播种。受冷空气活动影响,华南南部2月中旬前期和下旬前期分别有5天左右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将有一定不利影响。湖南西部、广西西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和贵州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不利于春播适时开展。 “年初南方天气骤变,可能会影响到早籼稻的种植。”杨晓云向记者表示。

      而近日在农产品中涨势最佳的大连玉米期货,除了受天气炒作因素的影响,银河期货分析师孙禹认为,“稻谷的政策收购价格提高幅度很大,有17%左右,这对谷物品种都有一定影响,照这种趋势发展,未来玉米保护价格肯定还要提高。”

      另外,今年玉米的实际产量可能没有官方报的那么多,很多地区粮源都比较少了,所剩的玉米粮食质量还比较差,有一些农户存了一些粮质好的,但整体产量可能没那么高,现货价格有望继续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