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5: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创业板·中小板
  • 13:专版
  • 15:专版
  • 16:专版
  • 19: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经济数据吹暖风 美联储迎来政策观望期
  • 日本获允购入
    650亿人民币中国国债
  •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股市发展之路日趋清晰(上接封一)
  • 日本央行政策微调
    扩大对高增长行业刺激规模
  • 研究机构:韩印股市吸金能力居亚洲首位
  • 俄罗斯央行维持再融资利率不变
  • 经合组织整体经济显现增长迹象
  • 美欧日玩“规则游戏” 发难中国稀土出口
  •  
    2012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财经海外
    经济数据吹暖风 美联储迎来政策观望期
    日本获允购入
    650亿人民币中国国债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股市发展之路日趋清晰(上接封一)
    日本央行政策微调
    扩大对高增长行业刺激规模
    研究机构:韩印股市吸金能力居亚洲首位
    俄罗斯央行维持再融资利率不变
    经合组织整体经济显现增长迹象
    美欧日玩“规则游戏” 发难中国稀土出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日本获允购入
    650亿人民币中国国债
    2012-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日本政府13日证实,日本获准最多可购入650亿人民币(相当于103亿美元或8450亿日元)中国国债。有分析认为,在欧美主权债危机蔓延以及中国不断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背景下,日本购买中国国债对两国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在13日内阁会议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宣布了上述消息。这是日方首次公布获允购入中国国债的具体额度。安住淳就此额度表示,从加强日中两国经济联系的初衷看,这是“合适的购入规模”。去年12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期间,中日双方就日本购入中国国债事宜达成了基本一致。

      安住淳说,购入中国国债的一些技术性手续等还需要几个月准备时间,日方届时将根据市场动向判断购入中国国债的时机。就日方计划购入的中国国债数量,安住淳表示,考虑到日本在外汇资产运用方面的各种情况,一开始小额购入中国国债比较合适。

      截至今年1月,日本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307万亿美元的纪录高位,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在此背景下,日本首次购入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是日本外储投资多元化的战略性举措之一。

      对日本而言,投资人民币资产标志着该国改变保守管理外部储备的努力又迈进一步。据估计,在日本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70%到80%是投资在美国国债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加藤隆俊表示,日本持有中国国债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表明日本认可中国国债为外部资产。此前曾担任日本财务省高官的加藤隆俊表示,日本政府可能把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资于高流动性和安全的资产上,但政府可能把余下外汇储备用于其他目的,包括购买中国国债。

      市场人士注意到,虽然日本仍坚持把外储主要布局于美债,但该国其实已经开始分散外储的使用。日本去年推出1000亿美元的贷款项目,利用日元走强促进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

      而对中国来说,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此次日本首购中国国债,可算是人民币首次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储备货币”,这应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进展。专家表示,中国近年来不断买入日本国债,这次日本首度买入中国国债,可实现国债的互相持有,有助于增强两国之间的金融关系。

      随着美欧爆发债务危机,西方央行大肆印钞,美元、欧元等发达国家的货币相继陷入信任危机,人民币近几年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底以来,中国已与13个国家及地区分别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以进一步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正在逐渐被纳入更多国家的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