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专 版
  • 12:公司·融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中信建投:
    系统性刺激概率非常低
  • 提高防御性
  • 行业报告
  • 稳定情绪 重视价值
  • 最新评级
  • 政策微调预期升温
    券商看好银行板块
  • 短期胶着状态恐难维持
  •  
    2012年5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市场·观察
    中信建投:
    系统性刺激概率非常低
    提高防御性
    行业报告
    稳定情绪 重视价值
    最新评级
    政策微调预期升温
    券商看好银行板块
    短期胶着状态恐难维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稳定情绪 重视价值
    2012-05-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近期市场疲弱不堪,A股大盘指数持续10天单边下挫。随着银行股的估值重心下移,市场开始挑战历史低估值的底线。

      面对压力,稳定增长的声音有助于市场企稳。很显然,近期的现实盈利压力在上升,从1-4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的数据就非常明显,同比下降13.2%,4月较3月环比下降13.6%。欧元区的动荡不安又增加市场的不稳定性,不过,这些负面因素并非因,而是果,结果已现,其调整理应步入尾声。国内政策上,刺激与扶持的信息也开始增多,如部分城市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以提振“刚需”,铁路建设投资向民间资本完全敞开大门。一系列改革也在紧锣密鼓或渐次出台中。应该说,面对盈利压力的上升,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将对市场构成重要支持。

      从股价强弱结构看,短期内决定调整力度与深度的主要来自于银行股。与此前的反弹行情不同的是,2132点触底回升以来的强势品种基本上以突破年线为目标,我们都知道,股价运行由弱转强的一个重要信号是突破并站在年线,正因为此,这种市场现象所隐含的含义是2132点具有成为历史性拐点的内在动力。那么,经过一轮反复震荡回升之后,目前情形如何呢?观察主要行业总市值前十名的品种,地产、证券、保险、商业、酿造与家电等行业,股价已突破并站在年线上方的占比最高的是地产、证券,酿造、家电的占比也超过50%,换言之,它们正在向强势转移。不过,市场整体转强还需要有更多行业及大市值股向年线靠近或突破,汽车、电力的强势股占比明显上升,而机械、发电设备、钢铁、有色等明显偏弱。不过,银行、煤炭再次由强转弱,给市场带来新的压力。特别是银行股,上周以来持续弱势下行,对市场信心构成最大的打击,也是近期调整的最大动力源。从估值上看,银行股的市盈率5.5倍,市净率1.26倍,部分银行股已触及净资产。银行股的估值优势一直被市场所青睐,降准也利好银行股。不过,此前引起市场争论的存贷息差过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加大,息差的缩小预期将给银行股盈利带来压力。基于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触底回升期,新一轮扩张将支持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低估值有望遏制其下行空间。因此,对应于上证指数,始于2132点所构成的上升趋势线(2132-2242点)有望形成,目前支撑位置为2300点。

      从趋势投资角度,地产、证券、保险、商业、酿造、家电等无疑是中短期关注的焦点。站在改革与创新角度,一些行业成长拐点投资也值得关注。比如受中日韩启动自贸协定谈判的消息,直接推动东北区域的港口物流公司(大连港、日照港等)迅速转强,这也是今年以来A股最显著的市场特点,像金融改革概念等,之所以会作出积极响应,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估值处于历史最低区域,如同干柴遇烈火。今年除金融改革外,燃气价、水价、油价等公用事业价格改革也是重点。其中,像电网主辅分离、阶梯电价方案、清理优惠电价、实施差别电价等电改措施,整体上利于发电企业。电力板块受GDP增速下降、煤电联动政策不顺畅等负面因素打击,股价长期调整且调整幅度大。目前电力板块除长江电力以外,总市值前11家的发电公司的市净率仅1.5倍,特别是目前的低估值是以过去五年主营业务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为背景的,股价对行业增长拐点的敏感性将十分强烈。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