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专 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专 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证券行业仍有上行空间
    机构继续看好券商股
  • 上海证券:
    下半年指数将探底回升
  • ■行业报告
  • 期待政策进一步放松
  • 耐心等待调整结束
  • 新股缘何再现破发潮?
  • ■最新评级
  •  
    2012年6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市场·观察
    证券行业仍有上行空间
    机构继续看好券商股
    上海证券:
    下半年指数将探底回升
    ■行业报告
    期待政策进一步放松
    耐心等待调整结束
    新股缘何再现破发潮?
    ■最新评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股缘何再现破发潮?
    2012-06-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近日,股市上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新股又出现了大面积破发。这些新股都是依据刚公布的新的新股发行办法组织发行并上市的,其一大特点是市盈率较先前普遍有了较大回落,平均在30倍左右,与二级市场同类品种基本接近。按理来说,发行价低廉,上市以后似乎更容易受到追捧,但是为什么反而再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破发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在新的新股发行办法中,增加了新股网下配售部分的比例,又取消了对这部分新股的上市锁定期,也就是在新股挂牌交易的第一天就可以流通。此举的作用很明显,在于大大增加新股上市首日的供应量,使之变得不再那么“稀缺”。既然供应量比较充分,那么自然就会对股价构成抑制。在实践中,相当数量在网下申购新股的机构,都比较倾向于在股票可以流通的第一时间就卖出,因为对它们来说在网下申购新股,本身就是为了追逐新股在二级市场上市时所能够获得的与发行价之间的差价收益,这与基于投资价值而进行的资产配置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以前,受制于网下配售的新股需锁定三个月的限制,在新股刚上市时,还无法兑现收益。现在游戏规则变了,机构自然会充分利用IPO新政所给予的优惠,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实现收益。所以,近阶段凡新股上市的前几个交易日,特别是上市首日,成交量都非常大,显示参与配售的机构套现意愿很强。

      不过,这样一来对于习惯于“炒新”的资金来说,其所面临的局面也同样出现了变化。过去它们之所以愿意“炒新”,原因并不在于上市的新股投资价值有多大(这一点从以前新股的高市盈率发行上就可见一斑),而在于刚上市的新股相对而言供应量不大,属于比较“稀缺”的品种。也因为这样,一旦炒起来,既吸引眼球,又能够比较快地实现收益。“炒新”之风得以流行股票市场这么多年,根本原因恐怕也就在此。只是,现在由于新股的网下配售部分在上市首日就能够流通,于是原来的“稀缺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问题还在于,过去以网上中签方式获得新股的投资者,持股量都很少,股票的分散也为炒作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而现在机构通过网下配售方式获得新股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多,如果选择套现,就会形成集中抛售。这就对“炒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于是也就迫使那些“炒新”资金放弃在上市之初就以“高举高打”方式建仓的传统做法,而是等到新股回落,并且有了较大的换手以后再逢低建仓,这样在操作上就避免给参与网下配售的资金“抬轿子”。其在二级市场的效果就是使得新股上市时不再受到追捧,新股破发的概率也就因此大大增加,并又一次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然,即便新股在上市后低开,并且配售到股票的机构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之后,也不一定都会遭到炒作。不过现在盘中确实有新股上市时低开,以后再逐渐被拉起的状况,这是否就是一种“炒新”的新模式,值得大家进一步观察研究。

      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随着IPO新政的实施,新股的“三高”现象被抑制了。应该说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只是大家在分析这种情况时,还应该看到市场游戏规则变化对客户操作行为的影响。在某种角度上说,市场不可能绝对杜绝任何炒作行为,但是通过制度设计,可以对其构成有效抑制,而这种做法本身又是市场化的。因此,当前出现在新股上的破发潮,应该能够引发人们更多思考,从中所揭示的一些市场状况,也许远远要比其表象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