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琼
起步即做高端?烧钱的创新模式能玩多久?这是观致汽车不得不正视的难题。
2011年11月28日,观致汽车正式成立(由奇瑞量子汽车改名而成)。半年后,观致汽车已经向银行贷款。来自银行的消息显示,观致汽车拿到一笔30亿元的银行贷款,由多家银行共同参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牵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担任委托主办行。具体而言,中国进出口银行承贷12亿元,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各承贷5亿元,中国工商银行则承贷3亿元。这笔钱将用于支持观致汽车在江苏常熟的工厂建设,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可在三年的宽限期后偿还(宽限期与工厂的建设期相同)。
这家汽车企业,未满周岁便已背上沉重债务负担,贷款后资产负债率几何?面对记者的疑惑,观致汽车方面未透露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甚至语焉不详地对外表示:“目前股东方已经完成注资。”但事实上,观致汽车的注册资金本为70亿元,现金主要来自于以色列投资方、奇瑞汽车现金出资较少。因此,观致汽车现金并不充足,不足以全额支付150亿元至170亿元的一期投资。
此外,这笔30亿元的贷款,如果以三年期利率计算、三年偿还,则本息将35亿元。观致汽车既不拥有知名汽车品牌、亦未推出任何量产车,3年至5年内能做到还本付息吗?观致汽车也无法说服自己。观致汽车市场与传播部高级经理潘家骅对外表示,按照计划,前两年观致汽车将通过自身的品质得到市场的认可,在产品上市后三年实现自我造血,即销售车辆所得的资金能维持企业自身运转。由此可见,最理想的状态也不过是产品上市三年后维持当年运转,还贷难度相当大。
如果一家有实力、增长状况较好的企业,贷款并不会如此引人争议。而观致汽车的问题在于其高成本的烧钱模式能否持续。接近并了解观致汽车的人指出,观致汽车最大问题在于成本比较高,如新车型开发的成本高;核心高管层的薪水高,甚至不低于国外水平。
在没有推出有诱惑的产品前,观致汽车无法说服外界,只能画出两个饼,一个是同时进入中国、西欧市场,以实现理想中的销量。但这个饼好看难吃,一个新生儿想在两个市场同时站稳脚跟,需要多少时间沉淀和资金投入;另一个饼则是高起点,首款车CF11即进军中级车市场,直接挑战大众“速腾”、丰田“卡罗拉”等全球明星车型。但中国市场已经步入薄利拼量的时代,明星中级车占据垄断地位,非主流品牌只能跳水降价求销量,一个新生品牌想要高投入、高利润,无疑是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