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2012年,我们一起“追”的创新产品
  • 提升流动性 银行理财灵活“变身”
  • 保险理财:年金与健康险将迎创新突破
  • 发行困境催生创新
    阳光私募谨慎前行
  •  
    2012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钱沿周刊
    2012年,我们一起“追”的创新产品
    提升流动性 银行理财灵活“变身”
    保险理财:年金与健康险将迎创新突破
    发行困境催生创新
    阳光私募谨慎前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提升流动性 银行理财灵活“变身”
    2012-08-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记者 金苹苹

      

      在严格的监管、两次降息致使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夹击”下,2011年曾大放异彩的银行理财产品渐渐显出颓势。当投资者的青睐目光逐渐投向其他品种之际,背负压力的银行理财产品正试图通过提升流动性的方式,用更为灵活多样的开放式产品挽回投资人的“芳心”。

      “银行再也不能靠原来的‘三板斧’来吸引投资者了。”一位商业银行个金部人士向记者坦言。今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央行在年内已经连续降息两次,这让银行理财产品也频频遭受冷遇——因为降息导致了产品收益率的下降,使得部分投资者转而将目光投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

      客户流失的压力之下,银行开始以产品创新的形式挽留投资者。在保持了原有的主力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之余,一种基金化的、流动性更好、更能满足投资者资金在短期内保值增值的产品应运而生。

      “如果说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有所创新的话,那么这种主动管理型的开放式产品应该是热门品种。”招商银行南京分行零售银行部产品经理胡燚表示,“之前由于监管的要求,曾经大热的信贷类产品和票据资产目前已经逐渐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标的中淡出。为了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银行只能从自身最有优势的债券市场入手开发新产品。”

      事实上,市场往往称呼这种新产品为“基金化产品”。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这类产品与它们的相似之处或许只存在投资标的上——它们大多以债券市场上的固定收益品种为投资标的。其中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当然,银行的其他资产如同业存款、同业拆借、银行承兑汇票、回购甚至投资于证券市场公开发行的股票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也是这类产品的投资标的。

      在实际运作中,银行理财中的“新军”却增加了不少亮点:银行利用自身可进行资金清算的特点,提供的此类产品可以实时申购赎回,“T+0”的期限让其流动性大大提升,拥有券商和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该类产品能够向投资者公布每日净值,投资收益更加一目了然。

      “比如招商银行发行的‘朝招金’就是这类产品中的一员。”胡燚介绍。据了解,和大部分该类产品相似,“朝招金”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其收益率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以及银行实际投资运作的情况计算。“虽然开放式产品的收益情况因为市场利率的变化和不同银行设计时的投资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是总体而言,这类产品是结合了较低风险和较好流动性的特征的。比较适合那些对资金流动性要求极高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