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周一的强劲反弹有着不同以往的特征,稳健有力、热点多而不乱,这是一种趋势发生改变的重要征兆。中短期内依然会遇到业绩增长、后续资金以及结构调整等众多困扰,但恢复性上涨行情已悄然降临。
短期内,众多因素已支持大盘进入一轮修复期,最核心的是在股价调整结构上出现了完美的双轮杀跌。第一轮是传统产业股,以强周期蓝筹股的钢铁、水泥、石油石化、机械等为代表,持续领跌直至股价基本回到2004-2005年区域,完成了一轮最大幅度的回辙。近期股价距离250日年线普遍达50%左右,持续调整时间也超过40-50个交易日,这是历史经验上常常出现反弹或逆转的位置,如2010年上半年的地产股,还有2011年末的券商股等。近期这类品种基本上停止杀跌,局部性反弹此起彼伏,反弹动能开始加强。此时,第二轮杀跌出现于一批相对高估值或相对涨幅较大的群体,呈现典型的补跌特征,如ST股、中小市值股,白酒、医药医疗、食品等也先后出现补跌,地产股更出现局部恐慌。表面上看总有补跌的诱因,但本质还是市场结构下的正常调整而已。整体上看,当前市场正处于股价估值、技术分析、时间周期以及政策周期、经济周期等的共振期。短期内支持一轮修复性上涨行情,同时,也可能是历史大底部周期的一部分。
中长期内,市场估值及估值结构依然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等市场制度的冲击。我们都清楚,从股息率、市盈率看,相当数量的大盘蓝筹股已成为估值“洼地”。对于中长期投资者来说,当前正是选择配置蓝筹股时期。不过,制约大盘未来发展的依然是宽度,即结构性问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A股投资者更看重未来,更看重上市公司这一稀缺资源,制度本身也支持这一理念。壳资源催生了像ST股之类的“乌鸡变凤凰”的奇迹,市场也对小型公司成为伟大公司有着一种特别的信念。即使调整至现在,当沪深300成分股市盈率进入10倍以下甚至5、6倍时,一批亏损或资产质量极差的公司,其股价依然大幅高于这些蓝筹股,估值差异依然达2-3倍。简单比较境外市场的情形,大、小市值股间的估值差异并不明显,甚至还出现小市值股估值折价。当境外机构投资者大量引入,以及更多跨市场ETF产品入市后,这种估值差异将难于持续。但这种估值差异不会一下子消失,如蓝筹股洼地不会立即回补一样。相反,基于短期调整速度的加大,会引发多轮修复行情甚至局部牛市。就像现在,借“新三板”扩容题材,周一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的反弹力度明显强于其他大盘股指数。我们也注意到,当上证指数击穿“2132点”之后,深成指、深综指、中小板以及创业板指数均未跟随,历史经验上,这些未跌穿“2132点”的指数,依然存在补跌的可能。
双轮杀跌后的A股,如一堆干柴,各类主题或消息就像一根火柴,两者相遇便会轰然而起。然而,燃烧得越猛烈,持续时间就越短暂。投资策略上,稳健的投资者应该继续关注业绩稳定增长为主线,以消费品(医药医疗、食品、地产)、中高服务业(证券、保险、技术服务、环保)为核心。进取的投资者可以关注高投资弹性品种,如与投资相关的强周期股(水泥、机械、钢铁等)等。
(执业证书: 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