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路演回放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三星:成了“老大”就是靶子
  • 中国金融体系当下最大风险在哪里
  • 天啊,千万别输!
  • 越是新兴产业越需依法节制发展
  • 小小骗术 超级胆量
  • 投资者理该有现金分红选择权
  •  
    2012年8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三星:成了“老大”就是靶子
    中国金融体系当下最大风险在哪里
    天啊,千万别输!
    越是新兴产业越需依法节制发展
    小小骗术 超级胆量
    投资者理该有现金分红选择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金融体系当下最大风险在哪里
    2012-08-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易宪容
      易宪容

      金融市场许多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是潜藏着的,这些年来我们早已习惯了以不同的方式过度使用现有金融体系,一个巨大的基本上处于监管真空的影子银行体系正由此快速形成,而我们却很少去关注其背后潜在的巨大风险。这可能是当前所面临的最大的金融风险。

      看银监会上周公布的数据,二季度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65亿元,比一季度末增加了1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与第一季度末持平。二季度实现利润3356亿元,比一季度增长2.94%。很清楚,当前国内银行整个经营是稳健的,不存在多少风险,更不存在由于银行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实际上金融市场许多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是潜藏着的,而这些年来我们早已习惯了以不同的方式过度使用现有金融体系,对其背后潜在的巨大风险却很少去关注。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大的金融风险。

      还是先从国内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情况来说吧。报表上的数据当然是乐观,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近两年来,我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已从2010年四季度的217.7%,大幅提高到今年二季度的290.2%。这说明国内银行对潜在不良贷款风险在做提前准备,但更重要的是其意味着国内银行实际的不良贷款增加正处于上升周期。

      比如,率先公布业绩的招商银行上半年的数据,3个月以下逾期贷款急增63%或41亿元至占贷款组合1.06%,高达新增不良贷款余额7.3亿元的5.6倍。招行算是经营管理状况较好的,其他小银行问题肯定比这要大。最近暴露出来的江西赛维及江苏熔盛重工巨大贷款风险,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最好佐证。有机构估计,占全国银行体系贷款8.4%的浙江省,不良贷款率或上升2.5倍至2.9%(温州的情况十分突出)。如果这种情况在全国蔓延,国内银行不良贷款率更可能快速上升。

      至于当前国内银行业的数据为何依然那样亮丽,很大程度是与国内楼价仍处于上升状态有关。可以说,国内经过两年调整,楼市出现了“量跌价滞”僵持局面,销售全面下降,但住房价格却下跌很少。而只要没能挤出房价泡沫及房价没能快速下跌,过高杠杆的住房投机炒作风险就不会充分暴露出来。最近温州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快速上升,很大程度都是与温州楼价快速下跌有关。但不少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不仅没能挤出,反而还在继续吹大。而这些城市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到时候,银行体系风险也就暴露出来了。

      当前国内一个巨大的影子银行体系正在快速形成,尽管这种影子银行体系与导致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子体系有很大不同。比如,2003年以前国内企业融资9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但2011年这个比例下降到58%,而银行之外的委托贷款及信贷贷款等则快速增长。在信贷规模及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正规渠道的贷款利率6%左右,而民间信贷市场利率则达20%以上。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催生了大量正式或非正式的贷款中介公司,也激励了银行业务“表外化”。去年中国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高达18万亿元之多。今年上半年, 76家获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从此前的2819亿元大幅增至4802亿元,增幅达70%,而这其中绝大多数资产是银行业表内业务“表外化”所致。可见,国内影子银行体系基本上处于监管真空,受高额利润驱使,不仅规模快速膨胀,而且无孔不入(正规渠道及非正规渠道都是如此)。如果任其发展,潜在风险有多大,根本无法预测。

      再说说过度使用现有金融体系的问题。对于一个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的确需要大力发展。但如果这种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化到了作用过度,所面临风险就会极高。比如,近几年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过度使用现在的金融市场基础上。2008年至2012年6月末,银行信贷增长达到近35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额达到56万亿元。而在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银行信贷增长只有6.7万亿元。可以说,这种过度融资加速了国内经济发展,加快了许多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几年国内不少城市房地产泡沫吹得巨大,很大原因就是这种过度融资、过度杠杆化的结果。可是,到目前为止,管理部门还总以为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鼓励企业增长投资,而事实上最要紧的是看银行流出的资金究竟流向了哪里。如果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流入房地产炒作,那么信贷政策宽松意义还有多大?从这几年实情来看,许多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甚至不及房地产公司所获利润的九牛一毛。比如,国美是全国家电零售业首屈一指的巨头,其开发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利润就远大于国美之前15年利润的总和。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会有多少动机把资金投入实体经济?

      过度使用或滥用现有的金融体系,还有一个当前必须格外警惕的问题不能不提。中央政府批准设立了几个区域性金融改革试验区,而这些区域性的金融改革试验区,除了个别地方,大多以没有多少实质性新内容的金融创新为主打方向。笔者认为,国内金融市场作为一个统一市场,如果没有重大的制度改革,比如弱化乃至去除政府对金融市场的主导性,这些区域性金融改革试验区可作为的余地实在不多,尤其这些金融改革试验区都在强化而非减弱政府的主导性。中国银行系统当然应该向民间资本开放,但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却远不是只要建立更多的小银行,但正因为这些金融改革试验区缺乏实质性的高难度金融创新,不少资本就盯着想尽快进入正规的银行体系,到底现在经营银行不仅风险低而且有高利润。若这种局面不尽快改变,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体系的风险很快就显示出来。对此,美国十八世纪下半叶银行业的遭遇是我们再好不过的镜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