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 ○编辑 杨晓坤
A股“救市”话题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认为:A股并不是一个有效市场,经常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此时政府的“有形之手”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方则认为:目前A股低迷主要是受到经济下滑以及股市体制等因素所困扰,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任何“救市”措施都没有用。
如果仅从理论角度分析,反方的理由反而验证了正方理论是正确的,因为曾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源头的美股道指正在逼近4年来新高,而且此新高点位距离历史新高也仅一步之遥,就连近年来屡屡被视作打压A股的外围因素欧元区,其多项股指表现也优于A股表现,在此背景下,人们已很难分辨究竟是A股拖累了经济还是经济拖累了A股?至于所谓股市制度问题,世上很难存在尽善尽美的理想化市场,股市制度的完善过程本身,就可以被视作“救市”措施的一部分,因此正方理论上更胜于反方。
对于正方的质疑应该来自于“救市”所带来的后遗症,让我们细数一下历次A股“大起大落”的表现,其后便隐含着“救市”所带来的后遗症。1992年,中国股市从5月的1429点向11月的386点一路大跌,新入市的200万股民顿时被打蔫,随后有关部门曾出台“救市”措施,提出如下政策:一、募资上市公司,拿出募得资金的10%,买回自己的股票,回购托市;二、组织券商积极入市;三、股市大户带头买股票,当时还缺乏机构;四、开放异地股民投资沪股;五、放慢新股上市速度。结果牛市确实来了,A股沪指从1992年11月的386点涨到了1993年春节前后的1500点。可好景不长,1994年7月末A股沪指又再次跌回了325点,指数比上次熊市更低。于是政府再度“救市”:一、半年之内不发新股;二、对信用好的机构给以银行融资;三、组织养老基金入市等三大利多。A股沪指在当年10月涨到了1052点。
还有一次显著的“救市”就是1999年“5.19”行情,但时隔6年沪指又跌回了起点。如果将“股改”行情这一制度建设也算在内,那么A股指数虽未跌回起点,但“大起大落”更令人惊心动魄,因此“救市”所带来的后遗症才是质疑正方观点的最主要因素。但从日本股市和经济的教训来看,股市长期低迷会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伤害,会令原先充满活力的经济体陷入僵局,“救市”挽救的不仅仅是股市,更是实体经济,只是“救市”需要摆脱重蹈“大起大落”的怪圈。
从这个意义上讲,A股“救市”政策不会再出现以往外科手术式的“猛药”,“救市”措施会更类似于中药型的“良药”,“分红”、“回购”、“员工持股”对于蓝筹股的作用就类似于此。从市值毁灭程度来看,蓝筹股对于A股下跌的拖累程度其实远胜于经济因素,因此对于那些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以及融资后不恪守增持承诺的蓝筹股公司,政策药剂应该更重些,这样才能够树立起投资者对于蓝筹股的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