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斌
查查各国经济发展史便知,所有原先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国家,都曾经或正在面对通过转型推动科学发展的挑战。在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国际社会既有积极主导转型大获成功的经验,也有因下不了转型决心而无法走出困境的惨痛教训。日本就曾先后经历过这一过程,而且其间几乎没有间断,反差很大,是一块不可多得的“他山之石”。
日本是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能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当年它之所以能实现高速增长,低廉的油价是个很重要的有利因素。然而上世纪70年代暴发了两次石油危机,几年内油价翻了好几番,使得这一有利条件荡然无存。当时世人都认为日本在劫难逃,其繁荣局面将戛然而止。然而日本却化压力为动力,全力推动转变和提升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成功地应对了这一严峻的挑战。细究起来,日本当年的做法就是舍弃原先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耗能低、无污染的产业。即以“轻薄短小”的高附加值产品来取代“重厚长大”的笨重产品,具体来说,就是以电子、汽车、精密仪器等取代钢铁、船舶、化工等产品。经过这一番腾挪,日本非但没有为石油危机所累,反而从根本上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明显优化了产业结构,建成了堪称最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全球家电和照相机市场几乎成了日本的一统天下,其产品洪水般地涌向全球每个角落。无奈之下,美国只能放弃彩电生产,将市场拱手让出。
上世纪80年代堪称是日本经济的巅峰期,由此进一步巩固了其经济大国的地位:与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不断缩小,人均GDP一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全球竞争力连续四年独占鳌头。到冷战结束前夕,高歌猛进的日本经济对美国形成了严峻挑战,以至于“日本威胁论”在美国一度极为流行,美国国会议员甚至通过砸毁东芝收录机来泄愤。
但陶醉于赞扬声的日本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为转型是一劳永逸的。转型成功的老本可以永远吃下去,以为那么艰难的坎都过来了,此后将会出现的挑战不过是小菜一碟。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经济的巅峰期持续时间非常有限,实际上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泡沫的不断膨胀,其发展已经走上了弯路。在泡沫彻底破灭后,20多年来日本经济一蹶不振,持续萎靡困顿。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根本症结在于:在以制造业为主导、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发展到顶点后,始终无法找到新的出路,不知道该如何推动新的转型,于是便得过且过,滑到哪里算哪里,直到今天还完全吊在制造业这棵树上,依靠外需来拉动经济。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早在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化社会》一书中就已明确提出,信息社会将取代工业化社会的趋势,但日本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应对这一更为严峻的挑战,当然也就不可能主动推进这一意义更为重大的转型,以致错失战略机遇期,导致经济发展严重受挫,逐步丧失了昔日曾有过的一系列领先地位,头上的光环日益黯淡。
在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美国显然棋高一着。就在日本经济无限风光之际,美国就已在悄悄谋划全面转型。将家电等市场让给日本,实际上是腾笼换鸟,腾出精力全力发展新兴的信息产业。于是,就在日本陷入泡沫破灭的泥淖之时,美国后劲十足,微软、谷歌、苹果等一大批企业巨擘横空出世,ipad、iphone等功能迥异的信息化产品相继推出。日本过去完全垄断了随身听市场,但如今其手机市场份额却小得可怜,智能手机更乏善可陈。当年不断标新立异的那股进取精神,早已飘逸到爪哇国去了。如今,索尼、松下、夏普等巨头全面亏损,而日本的人均GDP已下滑到全球第20位左右,最新竞争力排名落到了第27位。
如今日本墨守成规、不思转型的社会氛围,直接原因是政局始终动荡不已,缺乏坚定的政治领导。无论是过去的自民党还是今天的民主党,都根本无暇思考社会发展方向这样的战略问题,整天为争权夺利忙得不可开交。而一个无法正确引导社会发展的政党,当然不会获得公众的支持,支持率不断走低是必然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日本迄今未能出现要求推动经济转型的强烈呼声,更谈不上就此形成共识。去年底日本“国家战略会议”所通过的《日本再生基本战略》,所提及的都是些老套套,诸如推动FTA、TPP、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增强企业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等,无非就是重新组合一下而已,全然没有一点新意。没有转型的意志和决心,靠小打小闹想要摆脱困境,不啻是缘木求鱼。
舍弃原先得心应手的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完全陌生的发展路径,这个过程无疑非常痛苦,但却无法回避。转型成功将迎来一片全新天地,而不转型的结局就是淘汰出局,这就是日本这些年的经历给我们的启迪。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