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的今年大选,从根本上伤及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精神以及美国创新赖以生存的环境,深层影响了左右美国经济发展的真实要素,美国人对未来经济走向的信心潜在受挫。从短期看,这将带来不容忽视的增长压力;从长期看,恐将削弱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程 实
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今年美国大选再次宿命地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选举结果对世界上很多人都有极大的影响。”而前白宫智囊巴特勒却说:“无论谁赢得了大选,他们都没有能力改变国家的经济方向。”那么,到底谁对谁错,美国大选之于美国经济究竟又有怎样的影响?笔者以为,两位经济学家说的都没有错。大选结果很重要;而比结果更重要的,则是大选的过程。
如果将2012年美国大选简化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曲线变化来分析,就不难发现,政见几乎完全相左的奥巴马和罗姆尼,也就是大选结果所改变的,是短期总需求曲线。偏向左翼、形似鸽派的奥巴马一旦获取连任,短期总需求曲线右移,新的短期经济均衡将更偏向中产阶级和贫困人群关注的就业改善;偏向右翼、形似鹰派的罗姆尼一旦挑战成功,短期总需求曲线左移,新的短期经济均衡将更偏向富裕阶层在意的通胀治理。而无论大选结果如何,在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背景下,奥巴马和罗姆尼对长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别微乎其微。
真正值得强调的,是2012年美国大选本身对美国经济趋势的深远影响。在笔者看来,大选不仅对美国经济的短期路径抉择和短期趋势演化影响重大,更重要的是,这些短期因素发酵融合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长期性影响,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框架内,美国大选改变的,是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将使美国经济长期新均衡悄然趋向劣化。
本届美国大选本身之所以成为影响分析的“主角”,是因为这一次与众不同,正如《经济学人》杂志文章所言:“每届大选都会被称为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大选,而这次确实如此”。它呈现出几大特征:一是分歧巨大。两位竞选人的政见差异几乎创历史之最,无论是表面的施政纲领和政策目标,还是内在的价值观,处处争锋相对,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表现得并不像是他们自己,而更像是对手的对立面。如此巨大的分歧,如此激烈的博弈,暗示着美国政党政治两极化趋势正悄然恶化。1796年华盛顿在离任演说中警示的“派系斗争这一恶灵”已萦绕在美国经济的上空。二是劣中选优。《经济学人》杂志的文章一针见血:“如果说上次大选充满希望和改变,而现在则遍布了恐惧和厌憎。”这次大选更像是矮子里拔将军,一方的支持率上升往往仅是另一方令人讶异的拙劣言行所致。三是悬念丛生。寻求连任往往比寻求初任更容易,过去70年,仅福特、卡特和老布什未能连任,奥巴马天然具有竞选优势,而大选临近时桑迪飓风突然来袭,又给在任的奥巴马一个表现自己的意外优势。但从竞选过程看,奥巴马并未能一路领跑,这充分表明,即便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内有效避免了大萧条重演,但并没有让美国经济实现强劲复苏,也没有兑现财政巩固的承诺,更没有拿出保障经济可持续复苏的新系统方案。至于罗姆尼,即便一度表现得颇为强势,但其一系列施政纲领只可能将美国经济引向两极分化更为严重、社会矛盾更趋激烈的危险境地。在稳增长方面,更显得有口号,无思路,没办法。悬念丛生的背后,是美国公众对未来领导者维护美国经济能力的连番失望,以至于连支持奥巴马连任的《金融时报》也感叹:“美国可以做得比奥巴马更好,可惜罗姆尼并不符合这个条件。”
正是基于这些特征,这次大选本身将对美国经济的短期运行和长期趋势均造成深远影响。
一方面,从短期看,这次大选恐将带来不容忽视的增长压力。具体而言,短期影响体现在三个维度:其一,大选本身潜在加大了财政悬崖的危险。市场人士一般都热衷于谈论奥巴马和罗姆尼在应对财政悬崖上的可能不同,但极易忽视的是,经过这次分歧巨大的大选,美国两党的对立和冲突进一步恶化,解决财政悬崖所急需的妥协和谅解愈发稀缺,大选本身加大了财政悬崖全面爆发的潜在概率或影响幅度。其二,大选深层改变了货币政策的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可以分解为通胀效应和增长效应,增长效应仅存在于短期,其大小取决于利率的变化幅度和市场对此的反应程度。本次大选一个潜在影响,就是充分显现了以罗姆尼为代表的右翼人士对美联储的极度不满,罗姆尼就曾明确表示若当选将不会提名伯南克连任美联储主席。事实上,大选本身就已悄然削弱了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连续性的信心,而这将使货币政策的增长效应进一步转化为通胀效应。其三,大选潜在放大了政治周期的冲击。经济永远是美国大选不变的主题,政治周期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往往表现为竞选年的相对强势及其所导致的次年乏力。1930年至今,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36%,期间竞选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82%,而竞选次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34%。作为有史以来最激烈、最有悬念的大选,今年大选的政治周期影响可能更为深远,2012年美国经济的周期性领跑、以及最近几个月美国就业市场、季度增长率、消费者信心的超预期反弹一定程度上都与竞选年的政策透支有关,而这也将对2013年美国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拖累。
另一方面,从长期看,今年大选恐将削弱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长期视角审视美国经济,战后以来的持续增长和长期领军主要依托于“美国梦”所代表的三种精神:自信、自由和创新。但令人失望的今年大选,从根本上伤及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精神。经历过一场拙劣的表演秀,奥、罗均拿不出应对美国经济短期复苏乏力和长期均衡发展的系统性策略,美国人对未来经济走向的信心潜在受挫。在竞选过程中,罗姆尼表现出惊人的保护主义倾向,一个有趣却发人深省的事实就是,从全球主要媒体的舆论看,似乎除了美国公民外,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希望奥巴马连任,而事实上,罗姆尼依旧受到很多美国选民的青睐,这暗示美国保守势力的潜在崛起。此外,竞选过程中,奥巴马被指责“仇视企业创造”,而罗姆尼的施政纲领则包含着粗鲁的“精英意识”,两种不同层面的不平等都意味着美国创新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正在悄然劣化。大选对增长精神的深层伤害,会成为长期内美国经济不可忽略的切肤之痛。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