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上证面对面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开市大吉
  • 9:市场趋势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人物
  • 年终关口临近
    基金面临“上涨中的烦恼”
  • 清盘不是“非常事”
  • 欧洲向何处去
  •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  
    2012年12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年终关口临近
    基金面临“上涨中的烦恼”
    清盘不是“非常事”
    欧洲向何处去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清盘不是“非常事”
    2012-12-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阳光私募清盘,这是最近许多新闻愿意关注的事,一些报道引用第三方数据称,2012年前11个月,全国已经清算的阳光私募产品共有331只,其中提前清算的就达到了112只,到期清算219只。112只提前清盘的阳光私募中,非结构化的就达到了47只,与2011年相比,这个数字同比大幅增长了50%。

      一大串数字连在一起,看上去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但是仔细看看,又不完全如此。

      阳光私募产品不少有其存续期限,因此到期清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在331只产品中,属于正常到期清算的,占了三分之二。大约有220余只。

      剩余的112只产品才是提前清算的类别。而其中,结构化产品又占了多数。所谓的结构化产品,本质上属于“融资”项目。即信托管理人向信托持有人借款,并给付固定利息。这样的产品,为了保证合同,必然有提前清算条款。而这些条款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启动的概率就很大。结构化产品提前清算本身和基金管理人的能力无关,只是市场调整后,相应产品条款自然启动的结果。

      最终剩余的,真正符合一些新闻标题的是,非结构化产品的提前清算问题。2012年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50%。其实算下,大概也就是30来只增长到47只而已,在近千家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中,有47只提前清盘,大概不算什么特别的事情吧。

      其实,即便这个数字增大到了100个、200个。在我们看来也并非不正常。阳关私募作为中国的“对冲基金”,是以高净值为服务人群、以绝对收益为普遍目标的高端产品。因为其相对普通基金而言定位更加高端,因此往往投资者有更多要求,所以其行业竞争淘汰一定更为激烈。美国的对冲基金每年的倒闭率为8%~10%左右,每年直接关张的对冲基金公司家数超过1000家。这才是正常的行业状况。按此考虑,过去几年中国阳光私募每年的淘汰率仅仅是逐步接近全球同业水平罢了。

      当然,对于投资者而言,低迷市道里通常观察的好时候。这种市场环境里,对于投资经理的理念、风格、乃至团队组织、公司人品都是一个很好的鉴定的时机。您所购买产品的团队还在认真工作么?他们的理念和过去说的一致么?他们的服务水平是否和募集时相比大幅下降呢?即便有些产品没有清盘,可能问题也已存在,有些清盘了,可能仍应继续投资。

      投资不应以是否清盘为衡量时机,不要错过当下反省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