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3年中国经济政策确定了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上一期,我们讨论了动态资产配置的原因和重要性,并指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是触发资产配置调整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为广大投资者展望2013年“宽财政、稳货币”的政策取向及其给予投资者配置资产的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宽财政”。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于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过去10年中基建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目前仍然处在20%左右的较高水平,而基建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则远远超过数字的表述。回报中心的研究表明,和传统经济学关于政府投资替代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同,在中国,政府投资具有显著的“吸入效应”,即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非但不会排挤民间投资,相反其示范效应还可以拉动民间资本的投入。此外,从资金来源角度看,中国政府具有实施“宽财政”的本钱。尽管最终数据尚未公布,但市场估计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定会超过10万亿元,而同期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仅为8000亿元,约占GDP的1.5%,赤字的规模和比例都表明政府在财政上有较大的运作空间。另一方面,2013年的“宽财政”将不仅体现在政府投资的扩大上,而且更会显示在结构性减税上。2012年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在内的11个省市,2013年还会继续扩大试点区域,并将选择某些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试点。“营改增”的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从这一角度来看,在“宽财政”的实施方式中,结构性减税比单纯扩大政府投资,意义更为深远。
其次,我们来分析“稳货币”。中国在经历了货币供给的长期高速增长之后,2012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放缓, 1月至11月,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速平均为4.65%,远低于过去10年平均为17.2%的水平。就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使用而言,尽管2012年前7个月央行进行了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但都是在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迹象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而从三季度开始,央行基本上采用公开市场操作这种更为灵活的方式调控货币供给。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2年1月至11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的货币投放(或回笼)的月平均规模为2234亿元,明显高于2002-2011年的1551亿元月平均水平,央行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变化可见一斑。2013年“稳财政”的“稳”字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控制上;二是在货币政策实施的方式上将从传统的降息、降准转到更为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以便更为精确地调节基础货币的供应量。
基于对“宽财政、稳货币”的解读,回报中心认为,2013年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股市回报的吸引力将超过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及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美丽中国”的概念,都将从2013年开始发力,相关的建筑、交通运输、环保等行业将迎来再次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