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要闻
  • 6:要闻
  • 7:海外
  • 8:金融货币
  • 9:证券·期货
  • 10:证券·期货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中国式金融脱媒警报初鸣
  • 在“高送转”的名义下……
  • 约六成报废汽车在黑市变身
  • 存钱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了
  • 今年宏观政策着力点:激发增长动力
  • 欧洲银行业资本金达标之路日趋艰难
  •  
    2013年1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中国式金融脱媒警报初鸣
    在“高送转”的名义下……
    约六成报废汽车在黑市变身
    存钱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了
    今年宏观政策着力点:激发增长动力
    欧洲银行业资本金达标之路日趋艰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式金融脱媒警报初鸣
    2013-0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金节

      倪金节

      货币扩张是过去十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核心元素。每轮宏观调控之际,货币政策都扮演了主要角色。比照十年前后,我们发现,这段时期变化最激烈的恰是货币金融领域。

      不久前,央行发布的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进一步夯实了中国货币金融环境已发生变化的论点——金融脱媒大势已定,直接融资渐成气候,市场化在倒逼金融改革。

      十年前,我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银行系统。2002年人民币贷款占据社会融资总量的91%,社会经济几乎悉数被银行信贷控制。但从2010年开始,这一比例已跌破了60%,随之继续下降到2011年的58%和2012年的52%。这也就是说,股票、证券、信托理财、私募基金、民间借贷正成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主战场,它们完全能通过资金的银行体外循环,实现更高效率的资金对接。这是金融学典型意义上的“金融脱媒”现象。

      金融脱媒在这十年间的加速演变,与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一来,实体经济低迷,很多领域资产泡沫膨胀,投机性资金需求旺盛,为快速获得所需资金,不惜承担高昂的借贷成本,而满足这类需求显然非银行部门更加得心应手。二来,在国企越来越强势的格局下,国有部门和地方政府成为银行信贷大户,民企贷款艰难。中国融资系统于是分化为两极:既得利益阶层把银行当“取款机”,民间阶层只能诉诸直接融资。三来,央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举措可圈可点,资本市场扩容成就斐然。多重力量的合力,终于撬开了过往铁板一块的银行式金融体系的坚冰。

      不过,中国式金融脱媒带有典型的“倒逼”特征,主动的金融改革痕迹并不明显。比如,在成熟经济体占据主导的股票和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的比例依然不高。层层的制度障碍和行政烙印,导致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结构性矛盾沉疴遍地。

      以公司债为例,这本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上佳途径,但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企业债发展十分缓慢。2004年《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至今6年,虽然金融高官、专家学者不断呼吁加快公司债等市场的发展,但停留在口头上的局面一直没有大的改变。

      公司债市场不仅受到强力的行政管制,发改委独掌审批权,而且在体制上始终难以推进,至今仍无明确的地位认定。正如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直言,“中国公司债市场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公司债是用市场手段规避市场风险的得力工具,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用行政管理手段控制风险,却成了有关部门长期不愿抛弃的工作思路。

      最近两年,发展最为凶猛的则是高风险系数的信托市场。截至去年底,信托市场总规模已突破7万亿,超过了国内第二大金融机构保险业6.9万亿元的规模。看央行公布的数据,去年信托贷款增幅最猛,从2011年的占比1.6%蹿升至8.2%,全年新增额为2011年的近六倍。可以料见,信托融资是近两年金融脱媒加速的重要力量。信托业从来就是利益纵横交错、三角债、多角债最为集中的行当,如此高速的爆发,俨然开始为中国式金融脱媒拉响警钟。

      超常规的金融脱媒速度,也加剧了银行的信贷扩张速度。随着人民币贷款占比下降,银行系统只能在总量上大做文章。表面上看,有了非银部门的扩张,近几年银行信贷屡屡创出天量,可与非银行融资系统的扩张相比,似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2008年之后的信贷扩张确实超出了实体经济的正常需求,由此产生了对不良资产卷土重来的深深担忧。远超警戒线的信贷GDP比、近百万亿广义货币M2,都在高度警示:银行信贷切不可与非银行部门的扩张“竞赛”。

      所以,金融脱媒趋势固然可喜,但隐藏的风险巨大;万不可因非银行融资高速扩张,就以为天量信贷十分合理。稳固金融脱媒趋势,首要在于控制信托等市场的野蛮生长,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同时扫清债市和股市的制度障碍,大比例提高股票、债券在社会融资总额的占比。

      发达国家银行的发展史证明,真正的金融脱媒,必以损失银行利益为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工程化趋势的高速推进,各种新金融产品汹涌而出,证券市场成为欧美经济的主血脉,银行的媒介作用日趋萎缩,失去了融资的主导地位,因为利差收入剧减,银行依靠传统业务已难以维持生存。

      而当下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盈利仍然依赖存贷差,非利息收入仅占收入总额的19%左右,而国外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例达到35%以上。在中国银行业现有的资产结构中,信贷资产一般占85%左右,利差收入在总收入结构中占90%以上。很显然,以我国当下的金融格局,并不足以支撑健康的金融脱媒,这也是如今中国式金融脱媒矛盾四伏、问题重重的原因。

      在仍要确保银行利益的大前提下,中国式金融脱媒注定了将要经历更为艰辛、更为曲折的过程。

      (作者系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财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