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2013年是基金新产品审核改革的元年,尽管开年仅过了20多天,但产品发行爆棚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
标志之一是大规模产品申报的开始。根据媒体报道,在度过开年之初的暂时冷清之后,1月中旬以来,各家基金公司申报产品的速度明显加快。此前一周的公布数据显示,短期已经有12只新基金通过简便程序上报,包括8只债券基金和4只偏股基金,共涉及11家公司。虽然目前实施新通道和旧通道并行上报的过渡时期,但各类产品的爆发性上报已经开始。
标志之二是基金积压的已获批未发行的产品也规模惊人。初步统计估计短期内有近50只产品在洽谈发行通道,绝大多数都是2012年获批的产品,算上大量在申报的基金产品,2013年基金的大规模发行已使渠道初露拥堵端倪。
标志之三是托管和代销渠道的谈判艰难与以往相比再度上升。目前主流的大行的谈判力度进一步增加,据悉,绝大多数托管行的要求条件比以往进一步升高,费用尚在其次,档期难求是为首要问题。
据悉,在以往基金产品实行审核制时,审批关一定程度控制了新产品的流量。而在如今,产品一旦度过设计阶段,直接就进入销售渠道的对接,使得竞争压力全部集中在销售端。审核制度放松条件下,爆发出来的产品发行量,也全部拥堵在销售这个渠道。基金募集还未展开就面临了较为恶性的竞争。
而这可能给未来的行业发展带来一些隐忧。一些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一年的产品海量发行,将直接导致基金规模迷你化,基金公司发行基金的财务收益大幅降低,这将是又一轮“财务能力”的比拼。最终,会有一批中型的公司也逐步回归到选择性发行的行列。
当然,这同时也可能成为基金行业生态重归理性的一个契机。
首先,基金首发规模明显下降,可能最终促成基金持续营销的崛起。国内基金,“新发驱动”的非理性现象最终可能有所收敛,甚至消失。在海量新产品供应下,基金的历史业绩逐步受到重视和关注。
其次,当产品审核在基金发行过程中的影响力逐步缩小后,基金公司对基金发行时机、发行方式、乃至发行目标客户的选择更加从容。基金发行过程中,非市场化的因素开始下降。
最后,产品审核的放开,对于基金创新产品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产品导向、创新驱动可能成为一种基金行业的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