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动向
  • A4:公司·价值
  • A5:研究·数据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股市行情
  • A8:市场数据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券商参与区域性市场须向协会备案
  • 地热能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发布
    远期开发投资额将达1500亿元
  • 单周8600亿逆回购创新高 
    央行放水保节日资金
  • 三部委力促地方推广节能产品
  • 信贷或非最优选择 城镇化融资可寄望市政债
  • 春耕化肥供应将迎高峰
    缓释肥有望成“新贵”
  • 2000亿新额度料将启用
    RQFII A股ETF溢价纷纷回落
  •  
    2013年2月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券商参与区域性市场须向协会备案
    地热能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发布
    远期开发投资额将达1500亿元
    单周8600亿逆回购创新高 
    央行放水保节日资金
    三部委力促地方推广节能产品
    信贷或非最优选择 城镇化融资可寄望市政债
    春耕化肥供应将迎高峰
    缓释肥有望成“新贵”
    2000亿新额度料将启用
    RQFII A股ETF溢价纷纷回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地热能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发布
    远期开发投资额将达1500亿元
    2013-02-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国家能源局昨天宣布,为促进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等四部门日前发布《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业内认为,这将给地热能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打开政策空间。

      《意见》提出,地热能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压力、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根据《意见》,地热能利用的主要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查清全国地热能资源情况和分布特点,建立国家地热能资源数据和信息服务体系。全国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形成地热能资源评价、开发利用技术、关键设备制造、产业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地热能开发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形成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体系。

      《意见》提出,未来国家能源局将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同时,要完善价格财税扶持政策。按照可再生能源有关政策,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地热能资源勘查与评估、地热能供热制冷项目、发电和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按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政策要求,对地热发电商业化运行项目给予电价补贴政策。最后,还要建立市场保障机制。

      2012年9月底,国土资源部曾召开全国地热能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当时就对《意见》进行了讨论,此后又多次召集部分业内专家就此征求意见。

      目前,北京、浙江以及乌鲁木齐和临沂等地,都有针对辖区内地热资源利用的专门性文件,但全国范围内尚未有针对地热能开发的专门性文件。

      国土部办公厅2010年发出《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利用三年时间,查明全国地热资源量,划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地热资源监测网,推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通知还称,将通过财政部门安排专项,支持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此前业内人士推测,到2015年,浅层地温能开发投资额将达15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