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13:专版
  • 15: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从“周期修复”到“成长发掘”
  • 估值修复基本到位 行情进入修复阶段
  • 市场趋势将取决于对改革进展的预期
  • 场外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对主板市场的影响
  •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A股难以持续上涨
  • “失而复得”行情有望逐步开启
  • 从经济和资金面看短期市场压力犹在
  • 超跌反弹 春季行情已经进入尾声
  • 行情中期逻辑遇挑战 政策动力仍足
  • 上半年将在2250-2670点间曲折运行
  • 经济复苏估值修复 反弹行情仍有政策动力
  • 经济复苏节奏决定春季行情高度
  •  
    2013年3月6日   按日期查找
    15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15版:专版
    从“周期修复”到“成长发掘”
    估值修复基本到位 行情进入修复阶段
    市场趋势将取决于对改革进展的预期
    场外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对主板市场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A股难以持续上涨
    “失而复得”行情有望逐步开启
    从经济和资金面看短期市场压力犹在
    超跌反弹 春季行情已经进入尾声
    行情中期逻辑遇挑战 政策动力仍足
    上半年将在2250-2670点间曲折运行
    经济复苏估值修复 反弹行情仍有政策动力
    经济复苏节奏决定春季行情高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失而复得”行情有望逐步开启
    2013-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东北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经理 沈正阳

      

      春节后市场出现的调整是技术层面时间窗口和境内外政策共振的结果。美国财政减支、美元走强,汇市、大宗商品乃至股市均出现大幅波动;国内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在1月份转正,而上一次由负转正是2009年7月份,彼时政策出现“预调微调”,而此次则是新国五条出台,具有共性,但两者对应的股市估值状态等维度存在差异。目前来看支撑本轮股市从1949点反弹的经济复苏逻辑依然存在。城镇化的推进,投资的政治周期,两会对于改革、创新的期待,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等均有利于经济逐步改善、金融市场逐步改善。因此,近期出现“数日调整、暴跌百点”的情形是时间窗口和多重信息的叠加,并不太意外。后市仍有“失而复得”的要求(即收复至2400点上方),时间窗口可能在3月中旬。

      从中期复苏逻辑看,市场存在突破2450-2500点阻力区间的可能,二季度的可能性较大。但届时风险将累积至最大,反而需要谨慎。即对于后市,经历前期暴跌后有望逐步演进至“失而复得”阶段,且未来存在创近两年新高的可能。但是下半年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谨慎。而且就盈利角度看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新近披露业绩快报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存在着“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即2012年报营业增速相对三季报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增速却进一步下降,表明伴随着GDP增速的回升,本轮上市公司ROE改善力度可能较弱,这将制约未来盈利驱动行情的空间。

      股市配置方面,考虑到经济复苏背景下机构对金融股配置的修复,对成长股的挖掘以及对顺周期板块的偏好,倾向于以金融为“头”,包括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医药等在内的新兴产业为“翼”,偏中下游的蓝筹股为“体”,把握蛇年如蛇行的行情演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