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路演回放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资金面紧张催生逆回购良机 百万资金一天稳赚数千
  • 星石冲刺公募业务 有望成首家转“公”私募
  • 基金操作强调适应市场新逻辑
    长线机会在于挖掘新蓝筹
  • 上周84家银行信托
    抢食“假期理财”
  • 房地产信托年中发力 疑为缓冲第二波兑付洪峰
  •  
    2013年6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财富管理
    资金面紧张催生逆回购良机 百万资金一天稳赚数千
    星石冲刺公募业务 有望成首家转“公”私募
    基金操作强调适应市场新逻辑
    长线机会在于挖掘新蓝筹
    上周84家银行信托
    抢食“假期理财”
    房地产信托年中发力 疑为缓冲第二波兑付洪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房地产信托年中发力 疑为缓冲第二波兑付洪峰
    2013-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邹靓 ○编辑 于勇

      

      正如市场预计的那样,房地产信托在蛰伏了两年之后重出江湖,然而其回归之强势让人在惊叹之余,不免多了一分揣测。因为,2013年年中同时也是房地产信托兑付第二波洪峰来临之际。

      房地产信托强势回归

      房地产信托全面胜出出现在今年5月,距离“国五条”发布两个月之后。

      自2011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持续宏观调控,连带房地产信托融资需求也迅速降温,房地产信托发行一度蛰伏。

      今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国五条”中被视为利好房地产开发的两则,在之后的两个月里被验证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从而奠定了房地产信托恢复增长的基调。

      根据用益信托研究室公布的集合信托月度数据显示,今年4月,基础产业信托、房地产信托以及工商企业信托产品三者之间成立规模相差并不大,分别位列成立规模前三位。当月共成立房地产信托61款,募集资金136.64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22.90%,成立规模占比与2012年持平。

      在之后的5月里,房地产信托再度发力,当月共成立58款产品,募集资金166.20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32.46%。相比工商企业信托、基础产业信托占比高出10个百分点,在预期收益率上也仅次于基础产业信托0.07个百分点。

      “信托融资好比冲浪”

      从6月最新一周的数据来看,成立规模最大依然是房地产信托,且规模占比有放大的趋势。当周共成立14款房地产信托产品,募集资金52.01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43.3%。虽然在产品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成立规模却超过了总规模的四成。

      房地产信托如此强势的回归姿态,除了与房地产市场复苏预期增强密切相关外,也与房地产信托第二波兑付高峰来临在时点上高度契合。根据中金公司预计,2013年预计到期房地产信托规模为2816亿元,本息合计总还款额约为3100亿元,峰值出现在2013年年中。

      对于资金压力相对较大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信托融资虽然成本更高,但操作便捷,是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渠道受限背景下的不二选择。一头是兑付压顶,一头是市场回暖,正是这样的环境助推了房地产开发商奋力一搏的心态,也促使更多的中小房地产商频繁通过信托渠道融资。

      一西部信托公司副总这样描绘,“地产商通过信托融资就好比冲浪,融得了资金,抓得住时机就能顺势而上,在行业里站住脚。这个行业来的人很多,走的人更多,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每一次契机都必须抓住”。

      从上证报此前对房地产信托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不少信托公司早已开始布局房地产信托,有老牌的中融信托、中信信托,也有后来者中诚信托、重庆信托等。“市场在做多房地产信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兑付风险,解决了地产商的流动性问题,也就是解决了房地产信托的流动性风险”,一大型信托公司信托部门负责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