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焦点
  • 6:要闻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NFC为“智慧城市”插上翅膀
  • 破解房地产困局从摆脱土地财政开始
  •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核心
    是转变投向
  • 你有精神受震撼的准备吗?
  • 专骗大公司
  • 二元结构矛盾致使南欧危机长期化
  •  
    2013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NFC为“智慧城市”插上翅膀
    破解房地产困局从摆脱土地财政开始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核心
    是转变投向
    你有精神受震撼的准备吗?
    专骗大公司
    二元结构矛盾致使南欧危机长期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核心
    是转变投向
    2013-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子勋

      ⊙周子勋

      

      针对审计署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李克强总理前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要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特别是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积极财政政策发挥好、运用好。

      眼见6月PMI回落至50%的荣枯分界线边缘,7月往后可能还将跌落到50%以下,进入收缩状态,未来经济的下行压力会更较大。鉴于二季度的各项数据表现都不如一季度,照此趋势,有可能跌破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去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9万亿,比上年增加1%;但A股上市公司的税负却不低,全年实际缴税2.2万亿,比上年增加17%。如果剔除A股中的银行和保险,其他企业的净利润只有9000亿,同比下降12%,但它们当期实缴税金1.7万亿,增加12%。这一减一增,极大削弱了企业的盈利基础。今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下滑也印证了企业的“紧日子”还将延续。企业的身子越来越虚,后果就是财政收入下降。今年前5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累积56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6.6%,但中央财政收入只增长0.1%。由于经济放缓,全国相当多地区的财政收入目标未达到年度预期。仅从前5个月地方财政收支来看,如果不算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不少地方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收不抵支。其中内蒙古、陕西、河南、辽宁等地情况更糟,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甚至接近于零增长。

      基于这样的形势,盘活财政资金存量、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更好地激发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笔者看来,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激活财政资金存量,至少传递出了资源投向的结构性改革与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两大信号。

      长期以来,预算外收入可谓地方政府的“命根子”。其中,土地出让金是预算外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长期游离于预算监管之外也助长了地方卖地的冲动。上周,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报告指出,一些部门预算执行仍不到位,预算的约束力有待增强。此次审计涉及的部门预算有16%未执行,形成结转结余356.34亿元。一些单位还存在违规多申领财政资金、套取或挪用财政资金用于发放补贴、修建办公楼等违法违规行为。

      现在的财政刺激,有点像救治一个持续缺血的病人,到底是输血,还是采取措施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呢?看当前的数据,政策选择很明显是前一种。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点还在财政资源的投向上。需要改变资源流向,更多偏向于民生、社保和公共服务。虽然中国对社保、医疗、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增长的速度并不令人满意。比如医疗,目前中国卫生领域的总费用仅占GDP的5.1%,低于低收入国家6.2%的平均水平,与高收入国家8.1%的平均数据更是有较大差距。再如社保,财科所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杨良初说,中国社保方面的支出占GDP的12%,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都在30%以上,甚至有些国家一半的财政收入都是用于社保方面。长期而言,中国经济需要内生的增长动力,需要有自我的造血能力,而这主要就是消费。但如果收入分配得不到改善,社保不能让人安心,消费就是空中楼阁。从这个视角来看,“激活财政存量资金”或许就意在于此。

      总之,“盘活货币存量”和“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意味着货币政策要控,而财政政策可能在项目投向上会出现转变,引导地方和市场的参与。换句话说,下半年政府将以更大力度将关注重心放在结构调整和经济改革上,简政放权、搞活市场、民生保障与稳经济、调结构相协调等政策有望陆续出台,而以城镇化规划为中心的一系列长期政策也将给市场以稳定预期。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