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次采访朱军红,都从下班之后六点多开始。朱军红告诉我,晚上他一般都在单位。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是他的特点。
十三年来,朱军红陪着他的年轻团队,每天坚守电话收集信息,再把它挂到资讯网站“我的钢铁”上。这是一个需要熬得住的细活。他常常鼓励“小子们”:地上摊着薄薄一层金子,我们要起个大早,用个小勺子一点点地把它剐起来。
常常挂在嘴边的“小子们”是朱军红对团队八零九零后的昵称。他给他们安排股份解决家庭困难,请他们吃面条为他们下厨,大年初一还在单位候着给下一代发红包。
专注、勤奋、上进、合利,朱军红时代的“上海钢联”打着这样的烙印于2011年走入创业板。如今借着电商概念,上海钢联股价仅下半年就涨了三倍。作为掌舵人的朱军红,对上海钢联运营平台“我的钢铁”有了新的定位:以钢铁为突破口,把“我的钢铁”打造成大宗商品资讯、数据库和电商平台。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陈其珏
唯一留下的老股东
朱军红,江西人,个子中等,皮肤有点黑,说话极其爽利,毕业于原华东冶金学院会计学专业,父母是地地道道农民。选择会计学,据说纯粹是偶然,创办“我的钢铁”,却是偶然中的必然。
1988年毕业后,朱军红曾就职于中钢钢铁炉料总公司(也就是后来的中钢集团)、中国证券研究中心、北京和迅科技等,还曾出任美国太维公司财务总监。
2000年,他的人生路线开始改变。
当时钢铁贸易交易量日益增大,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与钢铁行情和价格关系密切,朱军红看准了这个商机,与中钢集团几个老同事一起创办了“我的钢铁”。
“干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关注钢铁价格信息。”那年4月30日,上海浦东一间小屋子里,上海钢联正式创建。注册资金200万元,仅有五名员工,公司经营平台就是“我的钢铁”,朱军红任副董事长,负责市场。
让朱军红没想到的是,那个钢铁资讯“战国”年代,千种钢铁刊物充斥市场,好一点的年收入达千万元,但是相比之下,“我的钢铁”并没有竞争优势。“那时大一点的钢厂才有一两台电脑,许多贸易商连互联网是什么还搞不清楚。”
那段日子对朱军红来说就是一个“熬”字。
几乎每一天,朱军红都开着商务车穿行各大钢铁市场,费尽口舌向经销商推销钢铁网络资讯。这种情况到2004年才有所改观,资讯业务粗具雏形,营业收入近2000万。
但最动荡的时期也就此到来。当年6月,由于管理层入股一事无法达成一致,公司资讯板块所有关键人员集体离职,除朱军红以外的老股东们一次性全部转让股份。
一时间,有关“我的钢铁”人去楼空,濒临倒闭的消息四起,公司元气大伤。
事发之前,朱军红还在北京。2002年,他被董事会派往北京开拓钢铁ERP业务。核心团队集体离职后,受新一任大股东之托,2004年6月,朱军红带着从首钢走出来的贾良群重新接管了“我的钢铁”。为应对技术人员流失危机,2004年9月他还请来了南京钢铁集团的刘跃武。一年后,做了近30年钢铁贸易的虞瑞泰也加盟“我的钢铁”。
培养团队的拼命三郎
接管“我的钢铁”后,朱军红面对的压力非同一般。“各地价格资讯每天要更新,不能有一刻掉队;客户每天都面临流失;新招进来的人懂钢铁的不多,也不知道怎么采准价格,打电话采价时别人不爱搭理。”
朱军红带队亲自上阵,边跟客户打电话,边教员工如何采价;晚上集中搞培训,恶补钢铁知识。这种晚上九十点下班,饿了吃一碗盒饭充饥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
一直跟着朱军红加班加点的副总贾良群说,“那会儿心里憋着一股劲,就是拼着半条命也要拱上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底“我的钢铁”召开一年一度的年会,参会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了400多人,来参加年会的客户对员工们的求知欲望、学习劲头、细致服务发自内心的称赞。
朱军红常说,我不信我们做不过别人,做不过就去跳黄浦江。
说这番话,他有自己的道理——“第一,我们这种工作是赚大钱的人不愿做的,一般人又没有这种耐心去做;第二,我每天七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节假日都不休息,我不相信还有几个人能有我这么勤奋;第三,我们在这个行业呆了这么长时间,积累了这么多的社会资源和客户关系。”
论功行赏的老板
走进嘉定上海钢联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前台“勤奋、诚信、合利、智慧”八个字迎面而来。上海钢联发展史就是一部“合利”史。
上海钢联初始股东和核心骨干主要来自中钢集团。朱军红接管公司后,很快安排了几位高管入股。2004年9月,贾良群、刘跃武入股;2006年8月,虞瑞泰、毛杰入股。2007年1月,上海钢联股权转让,复星集团旗下兴业投资成为控股股东。复星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南京钢铁,又擅长资本运作。
自此,上海钢联持续多年的控股股东不稳局面终结,上市进程也开始加快。
2008年7月,上海钢联进行了上市前的股份制改造,凡是进入公司一年以上的员工,都有资格入股,最低入股数量5000股,入职年数久、业绩好的员工可购股数多一些。
“赚了钱,论功行赏。”朱军红说。
当时,符合条件的130多位员工全部入股。按照5000股计,若持股至今,市值接近60万元。
一位2004年离职的员工回忆,2004年年中发生的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危机使上海钢联处境不妙,朱军红在员工大会上动情挽留:这个时候留下来的,都是我的钢铁的功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如今,资讯岗位留下来的几名员工有两人已担任了公司高层领导。
朱军红兑现了他的诺言。“合利”格局赢得了人心。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年代,“我的钢铁”核心骨干人员无一离职。
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者
经历风雨,“我的钢铁”终于在2011年成为第一个钢铁资讯上市公司。
“我觉得它能做起来,剩下来的就是坚持。”
低调的朱军红反复念叨“坚持”二字。“做这个工作我们就要学兔子和乌龟赛跑中的那只乌龟。专业性和技术性决定这是个需要熬出来的行业,谁能熬到最后谁就是胜者。”
在“我的钢铁”副总毛杰眼里,朱军红没有架子,天天和员工混在一起。副总贾良群则说,朱军红善于发现他人之长并用到极致。
“我喜欢做市场分析研究,他就让我集中精力做研究和调研,支持我到各大会议上做钢铁市场分析报告,并鼓励我要敢于发表我们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朱军红善于放权。” 一业内人士形容,“我的钢铁”不是朱军红一人强,公司中层被完全带出来了,他们没有层级观念,工作中不服输、进取心了得。
别看善于放权,但对具体业务,朱军红却绝不是外行。内部员工说,谁若做错了他能够指出毛病;他能和做数据整理人员、分析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的一起探讨业务,甚至能告之什么内容如何通过编程来展现。
坚守钢铁行业二十年,朱军红对钢贸行业熟透了,对会计和互联网熟透了。这从他多次主导的“我的钢铁”改版就能看出来。
“老板具体操作能力很强,在网站改版的框架、内容配置、公司定编定岗等决策方面有点独裁,但结果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他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支出预断准确,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有员工说。
兄弟式相处,合伙干事业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我的钢铁”的每一个角落。在朱军红眼里,因为资讯的准确性要求,离不开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认真负责。
经历了13年的钢铁资讯大战,朱军红化解了业务骨干集体辞职危机;带领着一群刚毕业大学生,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电话采价;规避了宁德钢贸商资金链断裂的系统性风险;成功打造了国际最大的钢铁资讯网站。
现在的朱军红,是上海钢联董事长、职业经理人、实际掌舵人,也是那个熬到最后的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