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豪掷11.8亿元控股天弘基金,让一家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公司“一秒钟变土豪”。前不久还言之凿凿基金公司估值下移的人,忽然间需要重新审视一个话题:现在的基金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如同在2007年与2012年,这个“流变”的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一样,在放开牌照、“傍上”电商以及上市解禁的当下,基金公司是否又面临着价值的重估?
⊙本报记者 丁宁
重估:卖多少钱合适?
近期挑逗市场神经,对基金公司进行价值重估的,莫过于阿里豪掷11.8亿元控股天弘基金,使这家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公司一跃成为最有钱目前业内资本金最为雄厚的“土豪”。
斥资11.8亿元,以4.5元/股的价格购入天弘基金26230万元的注册资本,持股比例51%,出手如此阔绰,让人不禁想起基金公司受到资本追捧的黄金时代。
基金公司股权的高溢价转让,集中于2007年。在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基金公司,其股权也成为香饽饽。
当年10月,山西海鑫集团以折合每股56.2元的价格从南方证券手中买下银华基金21%股权,后者持有的21%股权价格仅为2100万元,此次收购溢价达到惊人的56倍。
然而2008年以来的低迷行情,使得资本的热情逐渐消退,高溢价转让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低溢价、平价、甚至折价转让。
2012年3月,比利时联合资产将持有的原金元比联基金公司49%股权转让给香港惠理基金,转让金额为4050万元,较其当初7350万元减少3300万元;5月,中炬高新公告以2000万转让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江信基金20%的股权,转让价格与发起设立该基金时的投资一致。
除了盈利能力的下降,行业边界的日益模糊也在降低市场对基金公司的估值预期。
“混业时代,业务藩篱被打破,基金公司的牌照价值也随之下降。”北京一基金分析师表示:“随着政策的放开,一些金融机构可以开基金公司,更多投资机构也获准涉足基金业务,基金公司的‘含金量’或将下降。”
因此,对于前不久还言之凿凿基金公司估值下移的人来说,天弘的“逆袭”再度重启了探讨基金公司估值的话题。
“触电”:热闹还是门道
事实上,尽管上述股权变更仍待监管层的批复,但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却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联姻电商“热潮”下迅速发酵。
8月,腾讯旗下的微信平台联合华夏推出“活期通”;10月,银联商务首期与光大保德信合作,启动“天天富”金融理财平台;10月末,百度理财平台联手华夏先后推出“百发”和“百赚”产品;11月初,首批17家基金公司淘宝店面正式上线……
“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联姻电商实现销售突围,是时下基金行业热点。”华南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老总近期拜访了几家知名电商,试图与其合作打造类余额宝产品。
“阿里入主天弘,将开启互联网平台公司深度介入基金公司的先河,”沪上一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合作实质上是内容与平台的结合,未来具备人气、金融需求与资本实力的互联网平台,完全可以效仿阿里的做法。”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嫁接电商平台,使得基金公司找到了改观渠道受制于银行这一限制行业发展多年顽疾的门道;而电商平台切入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与基金公司的潜在合作需求,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金公司的估值。
然而基金“触电”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公司的估值?
海富通副总经理阎小庆对记者表示,电子商务始终是平台,产品和用户需求仍是核心,互联网是把“筛子”,最终留下的是人员稳定、治理结构完善、投研和创新实力强劲的基金公司。
事实上,尽管基金“触电”一时热闹,然而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只是多一个平台,且合作成本与银行相比或没有太多下浮,因此对基金公司的估值提升没有非常明显的意义。
“至少从目前看,阿里入主天弘是个个例,可能不具普遍性。”上述沪上基金分析人士表示:“电商涉足互联网金融,从销售平台切入相对容易;而控股基金公司意味着打造一个以资源内部流动为主的金融混业企业,这将限制其开放性——包括基金在内资管机构与之合作的重要前提——因此电商‘联姻’基金公司短期或不会成批复制。”
此外,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指出,即便未来有更多电商想要通过持股入主基金公司,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目前大型基金公司的大股东绝对控股欲望也很强。典型如华夏,这些大股东很难甘当电商的二股东,因此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反倒是个机会,它们更容易被电商所“撬动”。
上市:还得看大股东“脸色”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上市解禁,也被市场解读为可能提升其估值的有利因素之一。
今年2月,证监会表示,支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内符合条件的财富管理机构发行上市,并称经过多年的发展,基金公司基本具备了上市的条件和基础。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认为,基金公司上市,最大的好处可能是品牌影响力可以得到提升。
在其看来,基金公司最大的资本是人力资本,如果通过上市能够改善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给予管理层和专业人员一定的股权激励,留住优秀的人才,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提升基金公司在持有人心目中的形象。
此外,上市带来的资本金优势以及由此转化而来的业务优势也让业内人士“乐见其成”。
“混业时代,资本中介业务将成为资管机构的进军蓝海,相对银行、信托,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家底’微薄,上市融资能大大增强基金公司发展资本中介业务的能力。”沪上一基金公司人士指出:“上市后募集资金将有利于基金公司和母公司持续发展,知名度提升,股权流动性上升等因素都会使得市场乐于给它一个更高的估值。”
而此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拟改制、更名,更是激发了市场对于基金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为日后上市铺路的“畅想”。
然而,至少从目前看,基金公司上市依然任重道远。
“想上的上不了,能上的不想上。”北京一小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大型基金公司通常没有强烈的上市冲动,而小基金公司一般达不到上市的要求。
据海通证券统计,目前满足上市条件的基金公司有30家左右,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都被挡在了A股市场门外,而这些基金公司却最迫切需要资金来改善经营。
而反观大公司,由于其在业内依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因此大股东对与市场分享红利的动力不足。
不完全统计显示,年内发生的9起基金公司股权变更中,多数与大股东谋求绝对控股有关。
8月26日中信证券宣告以公开挂牌价16亿元受让无锡国联持有的华夏基金10%的股权。受让完成后,中信证券对华夏基金的出资比例达59%,获得对华夏基金的绝对控股。
此前不久,招商银行受让荷兰投资所持有的招商基金21.6%股权一事得到银监会的批复。至此,招商银行持有招商基金的股权比例升至55%,实现绝对控股。
“因此,基金公司的上市并非水到渠成,而由此带来的估值提升能否成行也有待观察。”上述北京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核心:投研始终是王道
分析人士指出,不论业态发展如何变化,作为资管机构,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始终是影响其估值的核心因素,只有持续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基金公司的“招牌”才有“含金量”。
“出色的投研业绩,是一个基金公司规模实现内生式增长的必要条件。”沪上一基金业内人士指出,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销售渠道百花争鸣的当下,投研能力出色才能够具备跟渠道相抗衡的能量,否则,随着渠道的长大,基金公司依然无法摆脱受制于渠道的局面。
“电商平台建设也好,上市也好,人家与你合作,买你的产品、买你的股票,前提都是你的产品、服务乃至公司值得投资。”南方一基金公司副总表示。
在其看来,尤其是在注重深耕渠道、挖掘潜在投资者的当下,开发合适的基金产品、适应市场风向、提升投资业绩将变得愈发重要。
“网络营销时代,基金的品牌和声誉容易树立也容易坍倒,如果因为主观原因使投资者遭受无谓损失,影响太大了。”该人士表示:“因此借助电商,基金越是受人关注,我们越是诚惶诚恐。”
华夏基金公司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也表示,互联网给基金带来了很好的愿景,但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的,在银行、券商渠道卖不出去的基金产品,在互联网上也不会卖得好。
在其看来,网上销售适合标准化、简单的基金产品。余额宝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之相关的货币基金是低风险产品,而如果相关产品净值波动很大,网络平台给用户的体验再好,也没人愿意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