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6:基金·海外
  • 玩转黄金ETF:如何进行
    日内回转交易和套利
  • 过度悲观孕育配置机会债市“冬播”时节已经来临
  • “银联在线支付”网购火车票 疯抢特权11月
  • 基金淘宝首秀 华夏富国国泰销售居前三
  •  
    2013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玩转黄金ETF:如何进行
    日内回转交易和套利
    过度悲观孕育配置机会债市“冬播”时节已经来临
    “银联在线支付”网购火车票 疯抢特权11月
    基金淘宝首秀 华夏富国国泰销售居前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过度悲观孕育配置机会债市“冬播”时节已经来临
    2013-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过度悲观孕育配置机会

      债市“冬播”时节已经来临

      ——专访长信固定收益总监李小羽

      ⊙本报记者 吴晓婧

      

      近期债市遭遇剧烈调整,可谓“哀鸿遍野”。

      但在固定收益投资“老将”李小羽看来,“往往市场特别悲观的时候,就意味着机会的临近。”

      李小羽认为,影响债市的因素如经济和通胀并没有改变,最主要还是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短期调整。从目前债券市场总体的绝对收益水平来看,已经出现了配置机会。

      经济增速与通胀“双平稳”

      对于债券投资而言,宏观经济研究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有意思的是,面对同样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上有时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能否准确的解读,考验的则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智慧与内功。

      从事多年债市投资的李小羽,对宏观经济的脉络主线看得十分清晰。

      与市场对于经济较为悲观的预期截然不同,李小羽认为,未来几年经济将呈现出温和放缓的态势,而通胀则处于适度可控的状态。

      中国经济增速将下台阶成为市场一致预期,但分歧在于,“下”到什么位置。在李小羽看来,未来几年将在7%到8%之间波动,中枢位置在7.5%附近。

      其逻辑在于,虽然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如资本、人口等因素出现了减弱的迹象,但相信效率会有所提升,一方面是因为制度变革,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技术的出现。

      “最近一年多,出现了技术‘积聚’的效应,包括移动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技术跟以前并没什么很大的区别,但处在一个积聚加速发展的阶段,这将部分对冲掉影响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

      此外,李小羽强调,最近半年多经济有所回稳,这是在政府干预较小的情况下经济的自然企稳,表明经济内生的情况较好。

      谈及对于通胀的预判,李小羽认为,中国长期将处于温和通胀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此前货币发行量较大,货币超发对于通胀潜在的推动力较大,其二,收入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这将从需求和成本两方面推动通胀。李小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通胀或将围绕3%的中枢上下波动。

      债市临近“播种”季节

      近期债市“哀鸿遍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达到4.2%,创5年以来新高,5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利率也突破5%,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

      “往往是市场特别悲观的时候,就会孕育机会。”在李小羽眼中,影响债市的基本面如经济和通胀并没有改变,最主要还是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调整。

      “目前对于债市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情况,一方面货币政策总体是偏紧的,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银行、保险等机构会有更多的渠道进行投资。”

      “对于今年的债市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李小羽表示,“6.20之后,整个利率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回购利率和金融债利率水平都有所上升,特别是金融债的利率水平。这主要跟利率市场化有关,保险、银行等机构,过去不能投非标,只能拿利率债,但现在部分资金将从低收益里退出来,进入收益较高的领域,这改变了需求,此外,从信用风险来看,目前依然比较大。”

      站在中长期的角度看,李小羽认为,目前债券市场总体的绝对收益水平,已经可以进行投资了。从目前的时点上看,短期融资券由于其绝对收益率水平仍较高,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利率债难有趋势性的机会。但由于近期收益率上行较快,对利率债可能产生的交易性机会仍值得关注。

      纯债基金为理财收益“上把锁”

      基金发行市场往往是“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随着债市的剧烈调整,多只债券基金的发行并不顺利,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却预示着不错的布局时机。

      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点发行一只纯债基金?李小羽坦言,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之所以大幅飙升,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对于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的需求很大,此外,现在发行也面临着不错的投资时机。值得注意的是,长信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基由固定收益投资“老将”李小羽亲自坐镇。

      作为一只典型的定期开放债基,该基金每年开放一次,封闭开放交替运行,封闭见收益,开放出流动,很好解决了高收益的封闭式基金“看得到买不到”的难题。与此同时,新品更是施展三大绝招,给一年理财收益“上把锁”。

      “第一绝招”体现在投资范围上,该产品投资债券比例不低于80%,不直接在二级市场买股票,也不参与打新股。专注债市,债性纯粹,远离股市风波,大大降低风险,为“锁定”稳健收益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绝招”在于封闭运作可有效放大高收益。定期封闭使得基金经理可投资流动性欠缺但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并持有到期,能够有机会获得更稳定的超额收益;同时辅以杠杆操作,更易放大收益;而封闭运作更可保证基金规模的相对稳定,避免资金涌入摊薄老持有人利益。

      “第三绝招”强化封闭期内分红则使得“锁定”收益更牢靠。产品在符合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每个封闭期内至少分红一次,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为收益分配基准日可供分配利润的100%,每次开放前或可全额分红。业内较为罕见的分红“绝招”,使得产品表现较好时,投资者可及时“锁定”收益,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