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的忧虑、马化腾的淡然、马云的自信。仅从这三个业界巨头的着装,外界似乎就可以看出他们各自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心态。
昨日,在众安保险的开业仪式上,穿着黄色毛衣的马云一如既往的随意,而外穿深色夹克、内着白衬衣的马化腾继续保持他的内敛与低调,身着正装的马明哲则洋溢着金融家的严谨与沉稳。
众安保险的开业,标志着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深度融合进入到全新阶段,这也使得巨头聚首这家只有80多个员工、规模不大的公司开业仪式。跨界合作,进军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共同目标。不过,这不代表他们对互联网金融就有着完全一致的看法。
⊙记者 高翔 颜剑 ○编辑 孙忠
互联网金融能否包打天下
马明哲心中有自己的图谱。他认为,原则上标准化的产品容易上网销售,“比如一瓶可乐,一包烟”。但金融产品上网,不是那么容易。他举例说:“大亚湾核电站的保单,有10万页,且每个细节都需现场勘查,与工作人员一一交谈。这些工作流程要全部上网,很不容易。”
在他看来,金融产品中,基金最易网上销售,其次是证券、银行产品、保险、信托及投行业务。在保险业务中,由难到易依次是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财产保险。
据他回忆:“在筹备众安保险时,各方反复讨论,最终选择财险市场作为切入点。财险市场中,70%是个人业务,30%是对公业务。我认为有50%的业务可以搬到网上去。”
对于马明哲的观点,马云的回答可谓针锋相对:“我觉得,原则上你们保险公司能干的活,我们都能干,只是时间问题。我实在想象不出,保险复杂在哪里。一些在线下复杂的事情,我们就要用技术去解决。”
马云如此自信的依据,是互联网公司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他表示:“以腾讯或阿里巴巴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别说10万页的保单,把整个美国国家图书馆输进计算机,也就几个小时。”
对此,马明哲打趣道:“我相信马云的话,确实所有东西都能上网,但或许得一千年以后。”
不过,相比马云的自信,马化腾则现实得多,“我认为不会所有的市场都完全是互联网应用的,还是要有很多垂直的专业化的东西来承担。”他也承认,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它一切都有可能。他认为互联网金融不需要“一千年”时间等待,也许只需要几年,就会有相当大的变化。
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也曾表示,尽管IT已经变成金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但不等于IT就能取代金融,不等于IT就是金融。金融有其自身的属性,不可替代。在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方面,互联网企业优势明显;但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管家化、个性化的服务中,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较强。
马明哲认为,一部分保险产品可以搬到网上去,一部分可以被新创造出来。互联网可以颠覆金融的部分领域,但绝不是取代。
互联网能否深刻改变金融业
在马明哲看来,金融业需要互联网这个平台,互联网也需要金融服务。目前,两者之间正在竞赛。而且他认为,目前来看,互联网企业似乎占据了先机,更占优势。
早在今年年初,马明哲在中国平安内部讲话中就不无忧虑地称,作为传统金融业,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现在所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谁跑得快谁就赢。
对于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业,马云显得踌躇满志:“中国不缺金融机构,缺一套信用体系。以前的金融业,是拿一张牌照,然后做很容易的生意。有人说,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互联网企业不能干,我就很好奇。今天金融业对互联网的理解,远不及互联网企业对金融业的理解。”
马明哲预测,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有如下几个趋势:金融机构小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多元化。“10年内,50%到60%的现金和信用卡将会消失。20年内,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前台和后台将会消失。因为当你利差很低,就不得不把业务外包。苹果自己不生产手机,它委托富士康生产。”
在“互联网将会深刻改变金融业”这一点上,“三马”的意见是一致的。马化腾回忆:“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媒体、音乐、支付等行业。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一切皆有可能。”
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冲击,绝不仅仅是增加一个网络渠道这么简单。马明哲强调,“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看似咬文嚼字,实则大不一样。所谓金融互联网,仅是金融机构把互联网当作一个工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起到的是改良作用,但绝不是颠覆。但互联网金融,却是从流量入手,到数据的切入,然后再提供服务,然后再到金融。
马明哲认为,目前中国99%的金融机构,还停留在“金融互联网”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