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上海自贸区条例明年一季度前推出
  • 一线城市突击调控
    能否“退烧”楼市
  • 优秀投资者的“心理优势”
  • 深交所与卢森堡交易所签备忘录
  • 风险把控
    或左右互联网金融发展
  • 追逐市场热点重组公司将列入黑名单(上接1版)
  •  
    2013年11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上海自贸区条例明年一季度前推出
    一线城市突击调控
    能否“退烧”楼市
    优秀投资者的“心理优势”
    深交所与卢森堡交易所签备忘录
    风险把控
    或左右互联网金融发展
    追逐市场热点重组公司将列入黑名单(上接1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风险把控
    或左右互联网金融发展
    2013-11-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行业协会组织研究精英专题讨论互联网金融

      ⊙记者 枫林

      

      就在上周“三马”联手启幕众安保险、掀起新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之际,中国银行业协会紧跟市场热点,上周五组织49家成员单位,在苏州召开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并专题讨论互联网金融话题。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江苏省银监局副局长丁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和多家银行、互联网企业代表各抒己见,但对网络和金融的融合趋势和巨大发展空间,与会各方均达成共识,而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和把控能力,或将成为左右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

      不要成为“21世纪最后的恐龙”

      江苏省银监局副局长丁灿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恰恰说明我们处在新的时代起点,蕴含着新的机遇。丁灿说,银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需要更深地挖掘出为我所用的积极因素,更好地推动经营机制和服务创新,提升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银行业面对外来的挑战和新进入者,要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只会越来越开放,在切实有效的风控前提下,才能保持稳健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则和大家分享了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杨再平提出转基因金融概念,互联网基因和金融基因的融合、包容,才能构成互联网金融。他认为,互联网金融主体词还是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精神来做金融。杨再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个“不赞成”。第一个不赞成就是创造一个金融互联网的说法来否定传统金融业做的互联网金融。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可分为金融系和非金融系,而真正的主流还是金融业主导的。第二个不赞成金融业忽略或拒绝互联网对金融业革命性的挑战和机遇。金融业不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那会成为盖茨所说的“21世纪最后的恐龙”。第三个不赞成把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说得无所不能,现在过分夸大互联网能力,可能会出问题,而且现在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第四个不赞成是用互联网技术和精神来做金融,但不遵循金融特有的规律。金融最核心的规律就是要把控和管理风险,金融最核心的基因就是风险管控。

      既合作又竞争是将来的格局

      杨再平主张相互包容、相互拥抱,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要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互联网的快捷便利与银行业安全稳健要结合。三个结合,才能造就一个有活力、可持续、能够造福于大众的互联网金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发言中说,未来随着年轻人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互联网金融需求会越来越大,这包括一是增量,还有从银行蛋糕里面挖出来的一块。可以预期,未来增速是惊人的。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除了支付结算,它还会做许多融资业务,如果不是按金融机构来监管的话,这种社会融资活动一定会带来风险。金融是个信用体系,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在未来需要健全、规范起来。金融信用需求很多元,也很复杂。对互联网来说,它是互惠、平等、开放的平台,更适合于银行的零售业务,但对公、对私的大客户,差异性特点明显,个性化需求比较强,对私密性也有要求。用互联网平等、开放的标准来做,可能不适合。这就是现在网络客户群体以小微和个体中低端客户为主的原因。互联网金融未来有巨大空间,银行业要动用各种资源,推动自身转型,拓展互联网业务。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既合作又竞争,是将来的格局。

      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主张互联网和银行都要换位思考。他说,从通讯电信行业来看,未来社会是个移动宽带的社会。从互联网来讲,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能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大数据,二是网络和移动通讯,三是云计算,四是社交网络。从金融行业来讲,它具备专业的资格、专业的经验和广大的客户基础。这两者结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管是通讯行业,还是金融业,在这个产业链里面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功能。

      来自支付宝和宜信等涉及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代表也从自身的角度和银行业研究精英一起分享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

      另据悉,本次会议还审议了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2013年度工作报告,确定2014年着力打造银行业研究成果推荐平台、研究资源整合平台、高端沟通互动平台、信息交流共享平台的预期目标,甄选形成包括《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4)》在内5项重点研究课题选题。杨再平表示,协会专业研究委员会,将凝聚行业研究力量,打造成银行业研究人员的第二事业归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