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广告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街头股吧前世今生
  • 资本圈语
  • 特殊年代
    造就另类风景
  •  
    2013年12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资本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资本圈生活
    街头股吧前世今生
    资本圈语
    特殊年代
    造就另类风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圈语
    2013-12-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资本圈语

      “有时候电视上的股票分析师也说得并不靠谱,我们草根只相信自己。你还别小瞧,这里上亿身家的大有人在。”

      “印象中,街头股吧唯一一次人气冷清发生在2005年,当年上证综指跌到998点,那段时间前后,这地方明显人少很多。原因是人被套得实在没办法,也就不再动什么脑筋了。”

      ——资深股民老郭

      

      “这里不乏以下几种人:一种是靠炒认购证起家的,现在腰缠万贯,来街头股吧是为了重温美好的过去,留恋曾经让他们辉煌的发祥地。第二种是炒股被深套的散户,主要是去听“最新消息”,或者打听“最新黑马”,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群体。第三种人被人们称之为市场高手,他们都是些熟面孔,老股民,去那里是为了互相交流,从江恩理论到循环周期,从螺旋法则到波浪理论,从神秘数字到阴阳八卦,无所不谈。”

      “曾经有过上千万财富的上海第一代股市大户偶尔也会去那儿会会老朋友,他们大多是1994年因透支而被平仓的大户。由于违规操作,他们从往日的账面富有变为如今的账面贫穷,现在他们以一个平常人的一颗平常心重游故地,回味一下股市人生的大起大落。”

      ——资深股民老郑

      

      “经常去街头股吧,除了交流信息以外,还结识了众多投资圈的朋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每周六都要去,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和认识多年的朋友聊聊天,找找当年的投资感觉。事实上,去聊市场已经不重要了,更多是和朋友进行交流,已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了。”——资深股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