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宏文
2014年已经开局,对于投资者而言,一个重要的命题放在面前,买股票或股票类基金,还是买债或是固定收益产品呢?
从过去5年的历史上,这个结论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买股票类产品基本上只有阶段性的机会。而买固定收益类产品,尤其是有能力购买到固定收益的信托类产品的话,才是中国经济转型前三年增值保值的最佳途径。
业内纷传,某股神级的新财富王牌研究员,自己过去三年的资产配置就是买信托产品。看股票最厉害的人也在买信托,这个理由够坚实了吧。
不过展望未来几年,这个结论有更改的余地。
更改方向之一,类信托产品要审慎投资了。从去年的情况看,随着高层控制融资放大幅度,督促流动性向实体经济回流的大政方针的确定,债券市场出现了罕有的暴跌情况。这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在各类固定收益的产品市场中,债券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小、流动性较高,因此率先反应了融资新政的影响。其他类似的融资体系将逐级经受考验,尤其是依靠流动性低资产做抵押的信托类产品,以及风险更大的有限合伙以及关联的券商、基金子公司类产品。
说到底,无论是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乃至信托产品的繁荣,过去几年依靠的两股助力,一是此前五年的计划色彩的结构性信贷政策,其二是正在破局的市场利率绿化。两者合在一起构成了巨大的信用套利的空间。助长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繁荣。这个大背景未来几年有很大不确定性。当然,顺应市场的固定融资仍然会发展,这个需要专业的眼光去筛选。
更改方向之二,权益类产品可以增加配置了。过去几年,低迷的股票市场养成了一些难以证伪但又不太可靠的思路。比如,这市场内越善于灵活操作的机构存活能力越高,越是波段操作的投资风格盈利越稳定。比如,市场内大盘股不可能上涨的,以至于大盘股被砸到5倍市盈率以下。再比如,中国经济转型完成之前,股市不可能有上涨行情等等。
而从历史上看,这些结论都有可商榷的余地。过去几年,上述论调不断兴起的原因,更像是一场熊市间投资者的自我强化,而未来这种强化一旦被打破,对于股市而言必然是有很大机会的。
全球市场的股市表现都是单向向上和波浪形的结合,权益类产品是不是也到了这个转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