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金融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宏观
  • A6:A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信托增速拐点已现
  • 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究竟能有多高
  • 稳健操作风控为先 博时回报谨慎配置大类资产
  • 春节前买什么理财产品好
  •  
    2014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A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A研究-财富
    信托增速拐点已现
    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究竟能有多高
    稳健操作风控为先 博时回报谨慎配置大类资产
    春节前买什么理财产品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托增速拐点已现
    2014-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3年信托业业绩增速明显放缓。截至2014年1月16日,已披露2013年财务数据的45家信托公司共创造净利润358.81亿元,较2012年增幅24.96%。而2012年信托全行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7.84%,相比较而言,2013年信托业24.96%的净利润增速几乎“腰斩”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张亦文

      

      尽管资产规模仍不断膨胀,但信托业在急速发展的同时已遭遇“成长的烦恼”。最近,一批已经公布的信托公司2013年度财务信息显示,信托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逆转。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绩增速趋缓的同时,信托业的兑付危机正如“定时炸弹”般潜伏,未来或成为影响信托公司业绩的黑手。

      

      去年业绩增速几乎腰斩

      从整体来看,2013年信托业的业绩虽仍增长,但对比2012年的发展速度却已明显放缓。百瑞信托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月16日,已披露2013年财务数据的45家信托公司共实现总收入662.63亿元,较2012年的534.75亿元增加127.88亿元,增幅达23.91%。此外,这45家信托公司共创造净利润358.81亿元,较2012年的287.15亿元增加71.66亿元,增幅24.96%。对比信托业协会统计的2012年度数据可以发现,仅从净利润看,2012年信托全行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41.4亿元,同比增长47.84%。相比较而言,2013年信托业24.96%的净利润增速几乎“腰斩”。

      从单个信托公司来看,这样的趋势同样存在。此前经纬纺织发布的关于子公司中融信托相关财务数据的公告显示,2013年中融信托实现净利润20.17亿元,同比增长32.35%,与2012年45%增幅相比下降明显。陕国投A披露的2013年业绩快报同样显示,201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仅增长19.56%,与2012年68.85%的增速相比降幅更是巨大。而1月15日中国平安披露的平安信托2013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亦显示,2013年平安信托的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24.8%,比其2012年43.87%的增速也逊色不少。

      “信托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指出,他认为,信托业目前由于面临来自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的竞争,在通道业务上的优势已不明显。“未来只有那些在主动管理型产品上做得好的信托公司才可能保持优势。”

      

      兑付问题或成业绩杀手

      此外,最近不断爆出的信托产品兑付危机,同样成为影响信托公司未来业绩的“定时炸弹”。近日,中诚信托陷入30亿元兑付危机一事,再给业界敲响警钟。

      中航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当前有很多信贷资金都通过银信合作的形式流入了煤炭、房地产等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煤矿市场低迷,煤矿抵押品价格贬值严重,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煤炭、房地产等强周期行业面临的行业风险将会逐渐增加,信托贷款违约案件或将成爆发式增长。

      诺亚财富研究员李要深亦预计,2014年将可能会发生信用违约事件,而眼下不断爆出的信用风险事件已可以被当成预警。“信托业的刚性兑付很可能在2014年被打破。”

      信托业内人士坦承,刚性兑付就像悬在信托公司头上的一把利剑,时刻有可能给其重重一击。“去年以来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已经明显下滑,为了吸引投资者,在具体产品出问题时,信托公司总是想办法来实现刚性兑付。”

      而一旦信托公司动用自有资金对项目进行刚性兑付,对业绩的影响尤为明显。2013年由于河南裕丰公司信托计划的本息逾期,陕国投被迫动用自有资金进行刚性兑付,影响了公司的整体业绩。其2013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较2012年同期下滑49.7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116.02%。

      对此,用益信托分析师闵青华表示:“信托业经过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刚性兑付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助推了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行业的风险积累,一旦信托计划超出了信托公司‘兜底’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违约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兑付危机已经成为信托行业发展的绊脚石,整个信托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