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审批放行偏遇行情低迷 定增股频遭价格倒挂尴尬
  • 董明珠独家回应“格力版”混合所有制改革 战略投资者是谁并不重要
  • 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破冰
    第三方公司迎机遇
  • 电子烟市场“星火”点燃
    产业链公司加紧“添薪”
  • 友阿股份胡子敬: 有意直接参与
    国企改革
  • 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中国能源装备企业具备走向世界的条件
  •  
    2014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审批放行偏遇行情低迷 定增股频遭价格倒挂尴尬
    董明珠独家回应“格力版”混合所有制改革 战略投资者是谁并不重要
    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破冰
    第三方公司迎机遇
    电子烟市场“星火”点燃
    产业链公司加紧“添薪”
    友阿股份胡子敬: 有意直接参与
    国企改革
    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中国能源装备企业具备走向世界的条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电子烟市场“星火”点燃
    产业链公司加紧“添薪”
    2014-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祁豆豆 ○编辑 邱江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邱江

      

      国务院发布的最严厉“禁烟令”敲响了烟草行业的“警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会的代表们更是热议控烟立法。未来随着烟草消费格局悄然生变,电子烟在中国市场存在暴发的可能。为此,东风股份、上海绿新、劲嘉股份等烟标制造商纷纷“尝鲜”拓展电子烟业务,亿纬锂能亦凭借锂离子电池切入电子烟产业链核心。

      

      市场大 增速快 现商机

      堪称史上最严的“禁烟令”出台,被市场视为控烟的风向标。加之代表委员们对控烟立法的热议,烟草行业的变局或将为电子烟创造商机。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其与传统卷烟的区别在于,电子烟不含有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目前在欧美国家已较为流行。

      据悉,电子烟目前在价值1000亿美元的全球烟草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只有1%到2%,但其增速不容小觑。美国的电子烟销售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行业每年的增速达到两位数。国际投行高盛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年,电子香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到2020年占整体香烟行业市场销售额的逾10%、利润额的15%。

      电子烟的暴发式增长促使烟草巨头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该市场。如,美国第三大烟草制造商罗瑞拉德公司在2012年以1.3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电子烟公司Blu;第二大烟草制造商雷诺美国公司也计划在今年将其Vuse电子烟推向全美国。

      近日,一位在美从事电子烟销售的人士向记者介绍,国外电子烟市场已经饱和,再扩张的可能性不大,但国内市场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去年开始,电子烟概念在资本市场颇受资金追捧,我也计划让公司在三年内登陆中国的资本市场。”

      

      概念热 股价飞 频布局

      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早已对电子烟概念青睐有加。继2012年收购德赛聚能切入电子烟电池市场后,亿纬锂能又在今年3月4日宣布以4.39亿元购买麦克韦尔50.1%的股权,旨在做大做强电子烟产业链。麦克韦尔承诺2014年至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亿元、1.15亿元和1.32亿元。亿纬锂能表示,公司将有望分享标的公司在电子烟这一新兴市场所获得的收益,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无独有偶。同为烟标印刷企业的东风股份和上海绿新合作设立了电子烟公司。上海绿新表示,除了目前的电子烟组装业务外,预计未来将涉及包括电池和烟弹在内的核心组件,把握研发主动权,降低成本,稳定质量。此外,劲嘉股份在对电子烟行业长期调研之后,于今年2月底设立合资公司,从事电子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涉足电子烟领域的公司股价在去年均表现不俗,一路高攀,涨幅均超过100%,足见资本市场对电子烟概念的热捧。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国电子烟市场进入暴发期,国内电子烟市场也可能在政策和消费的推动下逐步打开。目前“尝鲜”的烟草包装类企业,利用其先发及渠道优势,有可能成为电子烟市场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