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信息披露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决议公告
  •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4年3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B2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25版:信息披露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决议公告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4-03-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1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的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简介

    二、 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变化

    2.1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2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2.3 以方框图描述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董事会关于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3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国民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对正处于改革深化时期的医药领域,2013年显得更为特殊,医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GSK事件引发行业深度反腐,流通行业的收入增速放缓,多种因素交织存在,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悉心支持下,国药股份公司董事会本着积极、稳健、科学的态度统筹全局工作,有效提升法人治理水平,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在夯实公司传统业态基础的同时,推进业务整合和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强化风险管控、优化盈利结构,实现公司利润指标高速增长,保障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1、2013年公司整体经营和资产情况

    2013年国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0.81亿元,同比增长 17.34%,利润总额5.28亿元,同比增长24.5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2亿元,同比上升22.5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86亿元;截至2013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50.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1.07亿元,每股净资产4.40元,净资产收益率21.12%。公司总股本为47,880万股,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总市值为90.35亿元。

    2、董事会工作概况

    2013年,公司董事会勤勉忠实地履行各项职责,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强化科学决策和战略管理,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1)强化战略管理,科学合理授权

    为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公司董事会总领大局、强化战略管理,根据公司实际,制定"创新转型、续航发展"的2013年战略发展目标,在与管理层多次充分沟通后,明确了坚持以调整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围绕"严控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为核心,深化主营业务,创新特色经营的经营策略。董事会和管理层充分沟通、互信支持,董事会合理授权,保证了公司管理层创新大胆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对市场挑战,抢抓市场机遇。

    (2)加强董事会建设,持续提高法人治理水平。

    一是继续强化董事会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尤其是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强化董事、监事履职意识,提高自律监管的规范水平,提高法人治理水平;

    二是加强与公司管理层的适时深入沟通,把握公司发展大局,正确引导发展方向,从战略上宏观指导,在内控中严防风险,保障公司规范运作、稳健发展。董事会在公司投资和业务发展等重大事项上深入研讨、科学决策;在国瑞退城进园等重大项目过程中对关键环节加强监督、实地调研、确保项目进展;在公司需要业务支持时,及时给予技术、会计和法律等各项资源支持,解决公司业务发展障碍。

    (3)深化内控,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一方面,继续深入开展"规范运营,管理提升"专项活动。围绕"转型、创新、风险防控"的中心目标,结合"专项提升、持续改进"的工作要求,突出运营效率、效益、效果的统一,创新盈利与管控模式,落实管理提升活动阶段性工作,做好专项提升和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协同开展合规经营、内控体系建设等工作,全面打造公司管理细化年,全面优化和提升公司的管理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公司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反腐倡廉建设,从董事会自身建设做起,精简会议数量、降低会议接待规格,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公司形成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

    (4)创新变革,引导各业务板块百花齐放

    变革传统业态,创新特许经营业态,调整经营策略,整合协同资源力量,保证销售增长与利润增长兼顾。

    --麻精业态:打造电子印鉴卡平台,全面推进电子印鉴卡的试点运行工作,并在河南、重庆和天津进行实际应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该项目在全国的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公司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药培训项目",产生较好社会影响力。

    --分销业态:通过为供应商和区域性批发企业提供多项增值服务,充分发挥在商务分销过程中的纽带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分销网络。

    --直销业态:以多种营销方式,积极拓展北京直销市场。一是加强对应收账款、回款帐期的管理;二是利用子公司国药健坤的优势资源,拓展北京市医院药房托管业务,完成了潞河店、宣武鹤年堂店的建立且运行良好,以新的业务模式应对医院的药品加价模式的改革;三是依托国药前景口腔公司的品牌效应,加强与北京市各口腔医疗机构的合作,扩大无痛和牙周两条产品线的销售,丰富了口腔诊所专业市场的覆盖率,增强市场影响力。

    --创新业态: 一是全面启动医药电子商务业务。由公司自主开发并独立运营的B2B医药电子商务网站--国药商城,于10月28日正式上线试运营,使公司的零售业务延伸至全国中小城市零售终端药店及营利性医疗机构,成功打造了公司自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形成公司独有的药品电子商务网络,增强了对终端市场的掌控能力;二是建立了一条较为系统的、专业服务性强的临床试验物料供应链的业务体系。该业务的拓展,丰富了公司服务领域,形成药品配送的有效补充,有望为公司带来较好经济效益。

    --医药工业业态:重点改变工业营销模式,提升国瑞药业的市场开发和管控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走特色化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

    公司高度重视工业板块发展,一是专门成立了工业战略决策委员会,加强对国瑞药业新品研发、市场营销及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国瑞药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顺利将国瑞药业营销中心迁至北京。加快推进无水乙醇等重点品种申报及现有品种质量标准升级工作,引进了吲达帕胺缓释胶囊,并已经试产成功。取得了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国家局麻精药品研制立项批件,为后续系列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积极推进国瑞药业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成立的"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项目的进展,其中"依达拉奉工艺质量提高研究"等首批3个合作项目已顺利实施。

    (5)把控重点项目管理,提高公司续航能力

    一是顺利完成国瑞药业"退城进园"项目。2013年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新建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生产线已经顺利通过新版GMP的现场认证,该工程整体完成质量良好,实现安全零事故。

    二是国药物流与北京市邮政物流亦庄库区合作项目。为缓解国药物流仓储能力饱和的现状,国药物流与仅一路之隔的北京市邮政物流亦庄库区进行合作,租赁其11000余平米的库房,并依托邮政的配送网络在北京市药品的配送方面与其进行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国药物流的仓储容量及配送效率,同时也为国控系统在京公司参与北京市社区招标工作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三是完成了公司对国瑞药业2亿元的增资,有效地保证了国瑞药业"退城进园"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是继续推动其他项目进展,为公司后续发展储备动力。

    3、市场经营环境及宏观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

    2013年,中国经济晋升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三产业首超第二产业、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这三大变化,显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已迈出实质性步伐。2014年是新一届政府的改革元年,很多改革如简政放权、放松垄断、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已经破题,今年政府将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让改革的步伐走的更加深远,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国企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所以,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当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国家的医改政策总体上对医药行业有利。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健康产业仍有望保持15-20%以上的年均增幅;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进程、民生投入和公共福利水平提高等也对我国医药健康行业有着强劲的拉动;加之医药市场结构调整,逐步规范有序,行业集中度提高,将使得行业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健康和有序。

    面对机遇,我们应保持审慎态度,正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公司将不断研究各项医药政策,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在夯实公司各业态基础的同时,继续推进业务整合和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

    4、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药股份本着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战略思想,确立了核心业务领域--药品的生产、销售及相关医疗器械、高质耗材的销售。经过多来的经营和不断改革创新,国药股份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药股份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优势格局。国药股份近年来通过对国药物流、国瑞药业、前景口腔的投资,逐渐形成了工商并举、多业态发展及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2)国药股份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悠久的经营历史和丰富的渠道管理经验使国药股份一直保持着龙头地位。国药股份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渠道一直保持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药股份通过不断强化麻药渠道管理,以及不断创新经营,全国的分销网络不断扩大,同时,公司还通过投资上游供应商,巩固货源基地,使公司获利结构从单纯依赖分销业务,向投资收益的方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公司盈利基础更加稳固,强化了核心竞争力。

    (3)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 公司一直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规范公司运作。特别是公司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通过2007年至2008年开展的公司治理专项活动。以及2012年初至今公司积极开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集团总公司确定的主题,从合规经营、管控升级;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对标一流、做强做优三个方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议事规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构建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层之间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并有效运行,形成了有本公司特色的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机构,并有力推动着公司业务拓展、商业合作等生产经营活动。

    (二) 董事会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1、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1)经济环境,北京市经济呈现温和回升态势,总体运行基本平稳,利于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增幅与上年持平。2013年,北京市医药制造业增长8.9%,实现利润101.1亿元,增长27.4%。北京市总体经济发展稳定,为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医药行业快速发展且好于其他行业。

    (2)人口增加,居民卫生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将持续拉动医药行业发展,并带动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01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人口增加、医疗健康意识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带动医疗、药品需求的增长,终端用户对医疗的刚性需求持续支撑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

    (3)医疗配置持续增加,基层医疗快速发展,带动医药行业快速发展。2013年国药股份药品终端业务销售与北京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发展趋势相符合。

    北京市作为首都,医疗资源的配置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74家(含15家驻京部队医疗机构),其中医疗机构9816家(含73家三级医疗机构、121家二级医疗机构以及604家一级医疗机构),其他卫生机构158家。与2011年比较,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60家,医疗机构增加26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53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变动不大。2012年末,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总数达105893张,比2011年增加6647张。其中:医院编制床位总数达95826张(占90.5%),比2011年增加6406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床位总数达6704张(占6.3%),比2011年增加402张。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总数达100167张,比2011年增加5432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总数达92610张(占92.5%),比2011年增加501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有床位总数达4745张(占4.7%),比2011年增加322张。2012年末,全市卫生人员数(包括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卫生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含驻京部队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达27.7万人,与2011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1.7万人,增长了7.4%。卫生技术人员22.0万人,其他技术人员13436人,管理人员13948人,工勤技能人员25887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66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8.2万人,注册护士9.5万人。与2011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4万人,增长了7.9%。2012年,全市继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统计,2012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支出为93.6亿元, 财政补助35.6亿元,与2011年比较总支出增加18.2亿元,增长了24.2%;财政补助增加6.4亿元,增长了21.8%。2012年,全市2981家村卫生室,总支出为78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为2404万元,与2011年比较,总支出增加1171万元,增长17.4%,上级补助收入减少1.0%。随医药改革推进和深入,北京市将继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对基层医疗扶植力度,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从而促进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容量扩大,终端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各类医疗资源的需求将会加大。

    (4)医药改革不断深入,医药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流通行业进一步规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医药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中最受瞩目的新政。作为北京公立医院改革中最受关注的部分,随着医药分开政策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北医三院等医院的顺利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将会在全市市级医院全面推行,并逐步扩展至一、二级医院。下一步,北京将推进药品和耗材采购、配送制度改革,并探索通过医保采购、集团采购和价格谈判机制,使医疗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另外,还将逐步理顺护理费、手术费等,有关的医疗服务价格正在梳理中。2014年,卫生部将继续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卫生部门的中心任务,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抓住关键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改革效果。政府将继续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和监管体制领域的综合改革,扩大医疗改革试点范围,加快基层医疗建设,将对医药企业经营、服务、运输、管理、信息技术等提出更高要求。

    2013年国家发改委继续药品价格调整,于2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药品价格调整,进一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对医药经营企业的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促使医药企业不断优化结构和创新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2013年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行业,促进医药行业良性发展。

    2013年起,肺癌、胃癌等20种疾病全部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范畴,报销比例不低于90%,同时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340元左右。预计未来城乡居民大病医保推行后,将与新农合大病保障统筹在一起。大病医保升级,报销比例提高加速医疗需求释放,医药消费将迎来巨大超预期增量。基层医疗的快速发展趋势,促使基层医疗终端成为医药企业必争之地。

    (5)医药市场扩容和变革,促使医药企业竞争加剧。

    北京市医药市场排名前几位的医药企业有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等多家知名的企业,均为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各有各的经营特点和优势,国药股份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整体看,北京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均良好,医药行业发展机遇与调整并存。

    2、公司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医改的实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医药行业将受益于刚性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

    国药股份所处的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医疗资源和消费市场。但由于区域内医药商业企业众多,在受益于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和快速增长的行业优势的同时,公司也不可避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医改方案的实施給医药行业带来上千亿的市场扩容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医药企业都能受益。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促使医药行业加速整合,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最终胜出并长期受益。

    在此背景下,国药股份以"变革、创新、务实、进取、奉献"的企业理念为指导,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了以下"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变革发展观念,创新经营模式,调整经营策略,整合协同资源力量,做大做强医药直销领域业务,做深做透麻特药流通领域业务,快速发展特色制药工业,利用医药外贸平台,做好做实医药分销业务,做精做优中小医院纯销业务,利用上市公司优质平台深化资本运营。

    国药股份"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及主要项目安排如下:一是切实做好国药物流二期扩建项目;二是积极推进国瑞药业"退城进园"项目;三是大力加强物流建设及全程冷链项目建设;四是积极拓展麻特药领域股权投资等项目;五是积极推动工业优质品种项目的引进和开发。

    国药股份将在全面做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医药流通领域的专业化"品牌,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保障公众医药健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因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公司所需的资金需求

    2013 年公司将通过统筹资金调度,优化资产结构,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同时严格控制公司各项费用支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保障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

    4、可能面对的风险

    在未来经营发展中,国药股份可能面对的风险体现在三个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不进则退、品种集中度较高,业态分布不均衡,外部因素变化容易导致经营风险发生,具体如下:

    一是医药改革不断深入,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药股份核心竞争力需持续巩固。

    随着医药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零差价试点全面展开,政府陆续出台省级挂网招标、药品价格管控、促进制剂出口等政策,并进一步规范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等,促使医药市场竞争秩序有效整顿,同时也会加剧医药市场竞争程度和行业集中整合。未来几年规模较小无发展潜力的医药工业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将面临淘汰,今后更多的是强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作为医药商业上市企业,我们既需要积极应对医改新机会,也需要冷静思考医改新挑战。北京市医药企业在全国各省数量最多,其中,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的医药企业,都是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

    医药改革不断深入,医药企业整合、兼并重组以及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竞争机制进一步融入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流通领域,以往经营模式容易被复制,国药股份麻药龙头地位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日益加大。

    面对因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引发的日益激烈的地区市场竞争,为了确保国药股份在地区前3位的市场地位和份额,国药股份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加强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选准在市场中的定位,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把优质服务延伸到医院药品配送终端,完善医药物资物流供应体系,创建增值服务的新模式,努力扩大纯销规模,不断提高终端市场占有率。

    二是品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国药股份对供应商策略调整的抗压力依然较弱。

    2013年国药股份国产品种销售收入占比达到了44.47%,比上年有所提升。但是重点品种排名变化不大,依然以合资品种居多,依然集中在几个主要供应商的产品,对供应商依赖程度依然较大,极易受政策因素及外商策略改变的冲击,易产生经营风险和收益风险。

    国药股份顺应医药改革发展趋势,以及终端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增加国产品种、基本药物、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的销售份额,开发新品种和新市场,合理控制运营成本,创新经营,有效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应对即将出台的的进口药品、中药价格、麻药价格下调政策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国药股份分销、直销业态分布不均衡,流通渠道变化容易带来经营风险。

    2013年国药股份分销业态销售依然在50%以上,且份额比上年略有提升。直销业态中的零售直销和其他医疗直销销售份额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占直销主要份额的医院直销份额有所减少。2013年医疗客户开发数量达成年度计划目标,但是销售收入比例偏低,对国药股份总体收入贡献力度较弱,而分销业态应对流通渠道调整政策和策略依然较被动,一旦出现变化对业务收益有较大影响,且分销业态利润空间有限,随着药品价格调整政策出台,利润空间将被不断压缩。

    国药股份重视终端市场拓展,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业态结构,2013年与上年相比有所改善,但是依然未实现国产品种销售份额过半、医院直销销售份额过半的目标,在今后经营中,国药股份将持续创新经营,持续优化业态结构,加强终端直销业务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以品种、服务、信息技术和专业队伍建设,推动直销业务快速发展,增加医疗直销、零售直销的市场份额,提升对上游客户服务水平,紧密与上游客户的双赢合作关系,延伸产业链,创新经营,提升国药股份对外部因素变化抗干扰能力。

    四、 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4.1 本报告期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4.2本报告期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4.3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本报告期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未发生变化。

    董事长:李智明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8日

    股票简称国药股份股票代码600511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吕致远朱霖
    电话010-67262920010-67271828
    传真010-67262919010-67271828
    电子信箱lvzhiyuan@sinopharm.comzhulin7@sinopharm.com

     2013年(末)2012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1年(末)
    总资产5,079,239,398.674,559,269,911.4811.403,551,673,504.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07,249,013.511,795,748,557.0717.351,488,975,184.1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5,563,414.21185,868,315.94-0.16-370,558,635.73
    营业收入10,081,474,206.098,591,632,462.8117.347,042,245,941.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509,713.70335,815,809.9722.54271,261,168.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7,446,545.39328,986,113.8120.81252,982,995.6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1219.92增加1.20个百分点19.4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85950.701422.540.566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85950.701422.540.5665

    报告期股东总数19,422年度报告披露日前第5个交易日末股东总数14,944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总数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44.01210,701,472201,156,574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其他1.939,241,936 未知
    中国工商银行-诺安平衡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919,142,884 未知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其他1.889,008,842 未知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其他1.798,564,874 未知
    中国银行-易方达策略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326,296,250 未知
    中国银行-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296,154,181 未知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其他1.286,107,376 未知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六组合其他1.255,999,994 未知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255,973,396 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同属一家公司,易方达策略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和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证券投资基金同属一家公司。此外,其他股东之间未知有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