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股市行情
  • 11:市场数据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基金业 创新 征途
  • 那些年
    我们追过的基金
  • 股权激励
    创新之路
  •  
    2014年5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基金业 创新 征途
    那些年
    我们追过的基金
    股权激励
    创新之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那些年
    我们追过的基金
    2014-05-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涂艳

      

      “检验一个创新是否真正成功以及是否是伪创新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是类似品种的规模稳步提升,以及为投资者创造了价值。而后者正是前者的支撑。”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

      虽然监管部门一直在鼓励创新,然而,不以投资者需求为基点的创新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最终也会被市场和投资者抛弃。回看过往的所谓创新产品,我们列举了几大容颜老去的基金产品的典型:

      No 1:短期理财基金

      2012年,银监会正式叫停30天以内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之后,庞大的短期理财需求没有产品对接,此时基金公司推出超短期理财基金抢占市场。初期,国内发行最早的三只汇添富短期理财基金首发规模累计超过500亿元,华安短期理财基金首发规模也近300亿元。而后工银瑞信7天理财债基单只产品首发募集近400亿元,更是再创神话。

      然而,在余额宝等各类“宝宝”产品横空出世后,短期理财基金在流动性和收益率方面似乎均有不敌之势,渐渐遭投资者用脚投票,整体市场规模急剧下降,个别产品更是踏破5000万元的清盘红线,岌岌可危。业内人士预计,除了有强大银行背景的工银7天这只产品一只独大外,短期理财基金或渐渐淡出投资者视野。

      No 2:发起式基金

      同样在2012年,由于股市持续低迷并连创新低,股票基金占大头的公募基金业绩不尽如人意。加之公募老鼠仓等丑闻时有发生,很多基民对基金公司丧失了信心,导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缩水。监管层推出发起式基金,希望能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公担”,让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绑定,共同发展,让基金行业摆脱低迷处境。

      然而,多数基金公司发行固定收益类发起式基金,股票发起式基金发行寥寥。发起式基金已经背离了原来的创新初衷,正在沦为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行的快速通道,以及作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为公司冲规模。同时,所谓的风险共担似乎沦为空话,除了个别产品被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认购外,其他多数产品多由公司自有资金认购。

      发起式基金这一创新品种似乎从一开始就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太多认可,一直处于被观望状态。虽然利益捆绑可以作为一大亮点吸引投资者,然而创新的落脚点最终落在为投资者赚到钱上或许才是创新真实的价值所在。

      No 3:QDII基金

      2007年,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超过千亿元引发轰动,海外投资风潮遒劲。然而,当年首批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出海遭遇风暴,业绩的折损让投资者对此类产品信心骤降,至今仍未平复。

      近两年,虽然基金公司在开发QDII新产品时,创新力度相对谨慎,投资标的集中在ETF和债券型基金上,但是QDII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更为关键的是,随着香港内地基金互认的推进,国内QDII产品还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No 4:量化基金

      早在2004年,国内市场就推出了首只采用量化策略的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而2009年以来,一股“量化基金”的热潮悄然掀起,中海基金、长盛基金、光大保德和富国基金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量化产品,截至2013年底,量化基金产品为59只,但是,量化基金的总体规模大约为500亿元,在市场上仍旧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长期以来,量化基金被视为“理论上的高端”,有量化基金经理甚至承认在日常操作中并没有运用量化工具或策略。同时,量化基金受制于我国资本市场数据周期短、政策市的种种特点,在业绩上表现平平,短期内即便发展和成功更有可能是个案。

      对于创新,投资者很容易给出溢价,然而,一时的冲动或许埋葬的是一份份辛苦的血汗钱。而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创新讲究“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正如中银基金总经理李道滨所言:“大资管时代,说到发展就会提到创新。创新的核心是满足投资者需求,只有把创新做实,其生命力才能持久;其次,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不能把其当做一个标签来看待。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顺势而为,单纯为创新而创新没有太大意义。”

      市面上不乏设计复杂的基金产品,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似乎更显得高深莫测,然而越是简单的创新越容易得到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