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的正道
(上转A1版)
金融自由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贸易自由化改革后,出口企业将要面临的是供给约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金融约束,因此必须随之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这一点已经在中国得到了验证。最近20多年来,尽管中国的出口部门在不断扩张,但是出口部门中却少见企业规模的随之扩张,而是出口企业数量的增加,导致这种市场规模与企业规模不对称增长的原因就在于企业遇到了金融约束,所以,对于当下中国来说,实施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金融改革比开放资本项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要重要。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经验来看,资本项开放的后果却不尽如人意,而且几乎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就在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面与发达国家是截然不同的,以致在发达国家可做的事,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则不完全能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稳态,故而没有套利的机会,因此开放资本项不会导致大规模的资本流动。然而,对于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它们的经济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从而存在巨大的套利机会。正是这种区别决定了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进入稳态以前是不能开放资本项目的,否则就会因为套利机会的存在而导致不稳定的资本流动,进而引起经济的波动、直至造成经济危机。所以,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开放资本项应慎之又慎。
4、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尚不充分具备
世界货币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本国是否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第二,本国是否能够向国际社会提供回报率高、流动性强的资产。拥有前者,一个国家的货币才有通过商品渠道回流;拥有后者,一个国家的货币才有可能通过金融渠道回流。前者通常会表现为贸易顺差,而后者则会表现为资本项顺差。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并不充分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第一,中国今天虽然仍是一个贸易顺差的国家,但是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而不是依靠自主生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出口来实现的。第二,今天中国没有好的资产可供国际社会使用人民币来投资,就连本国居民都缺乏投资的机会,原因就在于中国缺乏回报率高、流动性好的资产,而这归根到底又是由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所以,人民币能否国际化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竞争力。货币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国家的竞争力,而不是经济总量。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有必要对金融的功能和作用重新加以认识,并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有序而又有效的金融改革,这才是中国金融的正道。
(作者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