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现货电子盘何去何从
  • 被“窥视”的电子盘
  •  
    2014年7月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调查
    现货电子盘何去何从
    被“窥视”的电子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现货电子盘何去何从
    2014-07-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38号文)下发两年半后,仍然有大量交易所、交易中心在利用作市商制度与投资者进行“类期货”的对赌。有人开始提出,现货电子盘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现货电子盘如何监管?

      一切都要从2009年说起。那一年,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地下炒金的“类期货”模式被普遍运用,即网上交易、没有交割、高杠杆。

      2011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38文明确,除获批的四家期货交易场所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国务院随后出台的《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清理不以实物交收为目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

      之后,部分虚拟电子盘渐渐淡出,许多交易场所选择关闭。同时,一些有现货、行业运营基础的,如我的钢铁网、找钢网、西本新干线等渐渐探索出一条线上成交现货的电商模式。

      但是,大宗商品现货在线交易盈利难度很大,创业路途艰难。生意社调研显示,2013年,国内涉及现货交易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仅占30.98%;而现货交割率在1%至8%之间,且交割率高于3%的交易所仅占11%。

      部分平台、代理商通过做市商、后台操控等赢得暴利后。这在贵金属交易领域尤其多见。一些现货电子盘从业人员反映,中远期交易是个快速盈利的模式,谁又会那么“傻”,死心塌地去做现货交割呢?

      于是,这些年关于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投诉与日俱增,虚假宣传、欺诈交易、恶意炒作、卷款潜逃等层出不穷;一些电子盘与实体产业零挂钩,继续空手套白狼地推出“准期货”、“类期货”模式。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告诉上证报记者,互联网催生大宗商品交易进入电子化时代,在线交易很有必要,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物流业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是时代的选择,很有必要发展。但是,对于操纵后台、类期货、带欺诈性质的电子交易模式,尤其在贵金属交易领域,他怀疑有存在必要。

      在胡俞越看来,大宗商品电子市场应该基于现货,并“立足现货、提升现货、服务现货、回归现货”,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他认为有现货基础的电子市场会发展得较好,例如:广西的甘蔗种植和白糖的生产比较分散,但是广西白糖的电子交易市场对当地白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之成为广西边城地区的一个支柱性产业,而广西白糖的电子交易市场与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期货相辅相成,后者白糖期货近几年来在全球农产品期货里面一直稳居前三位。

      分析人士认为,做市商有助于活跃交易,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必须有公平交易规则和规范的做市商制度。像国外期市对做市商制度有严格的规定,做市商身份需要审批,做市商参与买卖交易后,在现货交割制度下,需要承担价格涨跌的风险,因而会谨慎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