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资金再袭港 金管局连续两天出手
  • 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
  • 主题投资贯穿全年
  • 震荡行情或将延续
  • 认购期权知多少(二)
  • 打新资金撤离市场
  • 金属市场或存结构性机会
  • 大商所:夜盘交易时段
    可下达跨期套利指令
  •  
    2014年7月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资金再袭港 金管局连续两天出手
    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
    主题投资贯穿全年
    震荡行情或将延续
    认购期权知多少(二)
    打新资金撤离市场
    金属市场或存结构性机会
    大商所:夜盘交易时段
    可下达跨期套利指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认购期权知多少(二)
    2014-07-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期权投资者教育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期中,我们对认购期权有了初步认识,了解了期权买方和卖方分别具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那么,认购期权和融资融券中的融资买入股票有什么区别呢?买卖认购期权的收益与风险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买入股票认购期权与融资买入股票有什么区别?

      不一样的杠杆,不一样的风险收益

      买入股票认购期权,可以用小额的权利金来撬动正股价格上扬带来的收益,具有杠杆作用。融资买入股票则是付出一定的利息向证券公司借钱,来获取股票价格上扬带来的收益,也具有杠杆作用。那么买入股票认购期权和融资买入股票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

      这是因为,买入股票认购期权是付出一定的权利金,获得购买股票的权利,但注意,买方没有义务必须买。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进退皆宜。股价涨了,行权获取收益,股价跌了,可不行权,但要损失权利金。在这笔交易中,期权买方的损失是有限的,收益却相对来说没有限制。

      而对于融资买入股票来说,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钱买入股票并支付利息,股价涨了,投资者赚钱,股价跌了,投资者因为已经买了股票,故而需要承担亏损。不难发现,如果股价下跌,投资者要承担两个损失,一是支付融资利息,二是股价下跌损失。对比而言,买入股票认购期权在股价下跌过程中相对风险可控。但是融资买入则需要承担更大的潜在风险。

      买入认购期权的收益及风险预期

      买入认购期权是指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获得以约定的行权价格向期权卖方买入股票的权利。

      以ETF期权为例。投资者若买入了某 ETF的认购期权,期权到期时,若ETF价格上涨,则可以选择行权,从期权卖方那里以较低的行权价格买入该ETF,随后按较高的市价卖出获利,在弥补所支付的权利金后还有盈余,这部分盈余即为投资者买入认购期权的收益;期权未到期时,若期权合约价格上涨,投资者也可以直接将期权高价卖出,获得价差收益。

      如果ETF价格没有上涨而是下跌了,期权到期时,期权买方可以放弃行权,当然,这也将带来权利金的全部损失。期权未到期时,若期权合约价格下跌,如果投资者此时把期权卖出平仓,将损失权利金下跌的部分。

      总结而言,认购期权到期时,期权买方的收益预期为:若股票或ETF价格高于行权价格与投资者支付的权利金之和,则收益为股票或ETF的市价减去行权价格,再扣除支付的权利金成本,也就是说标的价格涨得越多,期权买方的获利就越大。

      当然,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期权到期时,若股票或ETF价格低于行权价格,则投资者将损失支付的全部权利金。

      卖出认购期权的收益及风险预期

      卖出认购期权,期权的卖方获得权利金,如果期权买方要求行权,则卖方就必须以约定的行权价格卖出标的证券。

      以股票期权为例。投资者如果卖出了某股票认购期权,期权到期时,若股票价格下跌至低于行权价格,期权买方会放弃行权,则卖出期权的一方将获得全部权利金,这部分权利金即为投资者卖出认购期权的收益;期权未到期时,若期权合约价格下跌,投资者也可以直接低价买回期权进行平仓,获得权利金的价差收益。

      如果期权到期时,股票价格没有下跌而是上涨至高于行权价格,期权卖方需要按较高的市价买入股票,再以较低的行权价格卖给期权的买方,这部分亏损在扣除收取的权利金之后,即为期权卖方的风险预期。期权未到期时,若期权合约价格上涨,如果期权卖方将期权买入平仓,则会损失权利金的价差。

      因此,认购期权到期时,期权卖方的收益预期为:若股票或ETF价格低于行权价格,买方一般不会行权,则卖出股票认购期权的收益为全部权利金。

      认购期权到期时,期权卖方的风险预期为:若股票或ETF价格上涨高于行权价格,则卖出股票认购期权的投资者将出现损失,即股票市价减去执行价格,最初收取的权利金将抵减卖出股票的损失。因此,标的证券下跌,期权卖方最多赚到权利金,而标的证券涨得越多,期权卖方的损失就越大。

      现实中,为了确保卖方履行义务,认购期权卖方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

      免责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上海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更多内容敬请浏览上交所期权投教专区(http://edu.sse.com.cn/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