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一元门槛 票据理财疯起来
  • 互联网金融不是颠覆者
  • 工银货币
    收益与流动性兼顾
  •  
    2014年7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研究·财富
    一元门槛 票据理财疯起来
    互联网金融不是颠覆者
    工银货币
    收益与流动性兼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工银货币
    收益与流动性兼顾
    2014-07-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注重信用风险管理

      工银货币

      收益与流动性兼顾

      ⊙记者 王彭 ○编辑 张亦文

      

      得益于与互联网的“嫁接”,货币基金在过去一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最受欢迎的百姓理财工具。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货币基金总规模已接近2万亿元。不过,货币基金规模的迅速膨胀,也让投资者挑选难度不断增大。对于投资者而言,若要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优质品种,需要从规模、收益和公司产品线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规模较大的基金意味着抗流动性冲击能力较强,业绩也更加稳定。以工银货币基金为例,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该基金资产规模为664.99亿元,位居同类基金前列。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基金在议价能力和面对大额赎回时具备一定优势,基金经理不仅可以投资高久期品种,还能为一些质地良好、收益更高的债券腾挪出更多资金,以增厚组合收益。其次是业绩指标。由于七日年化收益率波动较大,投资者若想判断基金经理投资收益的连贯性和长期业绩表现,需要关注近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以上的业绩排名。工银货币基金近三年、两年和一年净值分别上涨13.42%、8.89%和5.12%,显著跑赢同类基金平均水平。最后,旗下产品线丰富的基金公司也有利于投资者方便地将货币基金转换成其他品种,从而更为灵活的把握股债两市的投资机会。作为业内规模排名前五的大型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产品线完整,整体投研实力较强,尤其是在固定收益领域拥有多只明星债基,这也为持有工银货币基金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在具体的品种选择上,工银货币的基金经理魏欣将流动性作为投资管理的第一要素,以获得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为目标,因而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相对较低、评级为AAA或者AAA+的大型企业短融债券作为主要配置标的。虽然货币基金目前仍处于零违约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基金经理仍对可能的违约风险保持警惕,同时通过主动的信用风险研究和信用策略研究获取超额收益。

      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让货币基金具有较高收益保障的“提前支取协议存款不罚息”或将停止,加上6月底资金紧张期过去,使得货币基金的收益下行成为大概率事件。不过,货币型基金的投资标的中,除了与银行存款相关的一些产品,还包括1年内到期的央行票据及397天以内债券,凭借今年债市回暖“东风”,在固定收益领域具备投资优势的基金公司,仍有望保持货币基金相较于银行存款和短期理财产品更具竞争力的收益率。